不知何時,郵市之中引進了股市的指數統計技術,每日指數上漲令股民轉著郵民的人們興奮,而下跌也令其恐慌。此點我至今仍不能明白,它的指導作用與實際意義何在?疑點有:
一、誰是指數的發布者?從所謂的郵票指數誕生以來,沒有人告訴我們誰對此負責,又如何負責。
二、指數有何權威性?沒有任何組織和個人有資格確定一個投資市場的指數,至今也沒有多少郵民能夠看懂所謂的郵票指數。首先是它沒有完整性,也就根本談不上權威性。
三、指數的科學性何在?取數對象是如何界定的沒有人告訴過你,誰更能代表郵市行情變化的真實現狀?是老紀特、文革票、編號票、JT票、小型張、小版張、還是編年板塊?或者是小本票、JPJF郵資封片?還是制造指數者手中所有的東西?我沒有認真研究,也從來不關注所謂的指數變化,如果是只以新品為主要對象的指數,只會危害市場的發展。
四、指數對郵市不具有指導意義。郵票市場尚屬于一個不規范的市場,任何人想完全控制這個市場都是妄想。由于她的不規范性所以也蘊育了巨大的暴利潛質,此點又怎么能是只涵蓋了為數不多的幾種郵票的所謂指數所能真正揭示的呢?
故而我個人認為,既然沒人能對它負責,也不具有實際作用,那么郵票指數不看也罷。作者:東方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