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集郵”,就是“訂郵”、“買郵”和“炒郵”。中國新發行的郵票不用“集”只能用錢“買”,實寄封上見不到紀特郵票,集郵柜臺又不零售,給集郵愛好者節省了大量“收集郵票”的時間。所以,我就用省下來的時間,開始收集一些郵政日戳來研究與欣賞,從中找回從前集郵的興趣和快樂而已!
《滕王閣》郵資明信片上貼的這枚“廣州2010. 12. 29. 17,石牌20”郵政日戳剪片,乍看起來,是一枚很正常的郵政日戳。但它卻是我八年前,收集到的一枚郵政日戳剪片。為此,我到遼陽西關郵局加蓋了兩枚2003年2月26日的日戳,加以證明我收集到的時間。據分析廣州的這枚郵戳,年份應當是2001年,營業員誤將“10”字釘當作“01”字釘裝入郵戳所致。形成了年份錯誤的郵政日戳。隨著時間的推移,“2010.12.29.17”這一時刻終于來到,現今單獨看廣州這枚郵戳,它就沒有錯誤了,真是“假作真時真亦假”;有時“錯誤”也可能變成“正確”,反之亦然。可見萬物就是在靜極思變中而發展。這就是我悟出地等待就有希望的道理。
經過等待,2010年12月29日這一天,我又一次來到西關郵局,貼上了中國鳥郵票加蓋了2010 .12 .29. 17郵政日戳,以此作為2010年歲末的記憶喜迎2011年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