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6日,市集郵協會組織了今年的第二次集郵主題活動:/1(T)》、2010-11《/1(T)》和2010-25《/1(T)》,對于《富春山居圖(T)》,程先生特別提到了這套郵票發行前后的社會背景、兩岸關系,以及溫家寶總理對這幅作品所給予的極大關切。其他如2101-3《/1(T)》、2010-14《/1(T)》和2010-19《/1(J)》郵票也是非常不錯的,上海世博會的社會影響、昆曲的藝術性以及其中的郵票科技含量,都是不容忽視的評選因素。程先生欣賞的這些郵票都是歷史文化氣息相當濃厚的題材,也是很受國人鐘愛的主題。當然,這類題材郵票的設計難度是非常大的,既能夠引起人們的密切關注,也容易帶來各方的議論,如《梅蘭竹菊》郵票,人們的看法就褒貶不一。
安慶老集郵家、市協會理事畢家龍先生針對自己三十多年來參與佳郵評選的經歷和對佳郵評選的感受,更強調集郵者應當把佳郵評選當作一次絕好的學習品郵機會,從中獲得集郵的樂趣,這也是集郵的意義所在。畢先生通過對全年郵票的品讀,結合郵票發行的背景、意義和社會反響等諸多因素,采用篩選淘汰法進行評選,從而鎖定自己心目中的四套候選佳郵:2010-3《上海世博園(T)》、2010-7《富春山居圖(T)》、2010-14《昆曲(T)》、2010-11《中國古代書法——行書(T)》,而《上海世博園(T)》郵票因為上海世博會在2010年、在中國、在世界上所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其政治、經濟、社會和國際的深遠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并且這套郵票的四枚票面設計也是可圈可點的,也正因為如此,這套郵票獲得最佳郵票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市郵協快樂集郵小組的召集人、老集郵家姚天麟先生也很贊同畢家龍先生的分析,但他提出一個自己難以解釋、也令他人不好解釋的疑惑:既然上海世博會的意義如此之大,那么有關這個題材的郵票獲得最佳的可能性也最大,那么到底是選擇2010-10《/1(J)》郵票,還是選擇2010-3《上海世博園(T)》郵票呢?他對佳郵評選中存在的“跟風”現象十分反感,但也無能為力。
市集郵協會理事、郵協專干蔣躍進先生則提醒大家要換位思考、開闊視野,關注網絡投票和短信投票的優勢及趨勢,同時也不容忽視去年佳郵評選結果爆出的冷門等相關因素,再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他認為,上海世博會題材郵票雖然最值得關注,但是2010-15《/1(J)》郵票也是可以作為候選的最佳之一。
為了參加這次集郵主題活動,我做了一些必要的準備,事先對全年郵票統攬閱讀了一遍,并帶著會員集郵冊來到會場。說句實在話,在全年郵票中雖然有幾套郵票是我比較滿意的,但到底誰是最佳?我也吃不準,通過聽取了前輩們的見解,方漸漸有了眉目。兩項結合、一廂情愿的認為:2010-7《富春山居圖(T)》、《中國古代書法——行書(T)》、2010-14《昆曲(T)》、2010-3《上海世博園(T)》和2010-19《外國音樂家(J)》這五套郵票是我心目中的最佳候選。如要跟隨大勢的話,2010-3《上海世博園(T)》獲得最佳郵票的希望則是最大的。
市郵協為了組織好這次活動,作了精心的準備。評選座談會前,市郵協專干蔣先生拋出一個有獎征答郵票問題:2010年中國郵政發行的全部郵票共有多少枚?這個問題我還真沒有考慮,也沒有統計過,只得是干瞪眼了。但程新民先生卻回答出了這個問題,真不愧是學術委員哦!活動中,市郵協和安慶華茂集團集郵協會為與會者贈送了佳郵評選選票和2002年佳郵評選紀念張。作者:云林書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