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歡度2011年新春佳節,《中國集郵報》與網絡集郵研究會聯合舉辦的“‘善緣藝友獎’網絡集郵燈謎競猜”活動現已落下帷幕。經過廣大集郵、燈謎愛好者的參與、角逐,10名“打虎英雄”脫穎而出;通過網上公開推薦,經評委會專家遴選,“十佳”集郵燈謎應運而生。為了讓讀者對集郵燈謎的創作、猜射有更進—步的了解,也為了推動集郵燈謎這種新型文化形式的發展,現對“十佳”集郵燈謎點評如下:
“籌策還有黃公覆(集郵名詞二) 設計者、加蓋”,作者:陳清泉。佳謎多巧用典故及歷史知識,既體現燈謎的知識性,又增加謎語的趣味性。“籌劃”即“設計者”,“還有”射“加”;“公覆”是三國東吳大將黃蓋的字,故射“蓋”。通解謎面,謎底呼之即出。本謎不足之處,在于“者”字在謎面信息中體現不夠。若猜“設計、加蓋”也為猜中。
“媽媽英雄兒好漢(郵票印刷工藝名詞二) 母模、子模”,作者:陳書法。燈謎活動的—大特點是要有群眾性,既有陽春白雪,又要適應下里巴人。本謎最大優點在于謎面成文、通俗上口,屬順手拈來的大家喜聞樂見之句。全謎貴在利用“模”的—字兩意,將“模范”與“模具”概念互換,面底相合,趣味盈然。
“騎乘信步總由韁(集郵家,卷簾格) 馬任全”,作者李連斌。在燈謎中,常按需要使用謎格,卷簾格是常用的一種。卷簾格的謎底應為3個字以上,并要求將謎底倒過來讀以切合謎面。作者巧構謎面,字字硃磯,射出“全任馬”,倒讀則為謎底“馬任全”。
“2n-1 (n取整數)(郵驛名詞 ) 排單”,作者:李載陽。制謎者與猜謎者都應具備豐富的百科知識,本謎則巧用了數學知識。謎面是一個數列,并明確n取整數,故2n-1恒為奇數,“奇”者“單”也,則該數列是由一組排列起來的單數,“排單”則緊扣謎面。這里,也用到“單據”與“單數”中“單”的概念巧換。
“廣西來人談方寸(集郵刊物) 《博客論郵》”,作者:劉旭。以“廣”射“博”;用“西來人”射“客”(在燈謎猜射中,俗定“東”為“主”,“客”為“西”);以“談”射“論”;用“方寸”射“郵”,字字相扣,—氣呵成。既有謎味,又有郵趣,樸實無華,是該謎最大的特點。
“佳人不在,找到村東 (集郵品) 首尾封”,作者:許斌。謎貴在曲,曲徑通幽,乃佳謎的精髓。“佳人不在”,即“佳”中無“人”,則為“圭”;“村東”,即“村”字留下東面的“寸”。前后(首尾)兩字合起來,即成“封”字,謎底“首尾封”躍然而出。
“愛江山更愛美人(集郵圖書)《王者之好》”,作者:賴景耀。拙作借用流行歌曲句,射王宏偉新著《王者之好》。郵友高華推薦詞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而既愛江山又愛美人者,則非常人,這是皇家、王室的“專利”,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該謎以此共性作面,通俗、簡約、精準,緊扣謎底,巧妙之至,令人叫絕。”
“老板要出門,只因湖南旱 (集郵名詞) 品相”,作者:黃慰懷。以“品相”為底的謎作很多,但該謎確有獨到之處。運用制謎中的加減離合法則,虛構故事性謎面,巧設知識性謎局,既有新意,又具趣味性。老板繁體字為“闆”,“出門”扣“品”;湖南簡稱“湘”,干旱缺水扣“相”,射出“品相”。
“茶中之首 (郵票別稱) 人頭”,作者:陳良慶。早年,國人不知郵票為何物,因“黑便士”后的相當一段時間,郵票都以各國元首頭像為圖案,故有“人頭”這—別稱。“茶”字的中間為“人”;“首”即“頭”,合則謎底。此謎貴在謎面簡潔、流暢,謎底蘊含集郵知識,深入淺出,有利于郵、謎知識的普及。
印章謎“不使人間造孽錢(郵票簡稱二) 紅印花、清票”,作者:田守文。該謎作既有篆刻藝術的特點,又有迂回曲徑之謎風。謎面直解得出“花干凈的錢”,射“花清票”。印章謎可按印圖在謎底中嵌入朱、紅、刻、印、章、陰、陽等字樣,以彌補其連貫性。本謎嵌入“紅、印”兩字后,即為“紅印花清票”。來源:博客論郵 作者:賴景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