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如果保護不好,一段時間后顏色會變黃,變深,甚至有些會變脆,容易損壞。郵票發黃其實是因為郵票上面有了污垢,或者是發霉產生黃斑了,最好要對郵票進行清洗。
郵票的清洗方法也很獨特,一般人都會選用牛奶來去除郵票上的黃斑,方法也很簡單,就是盛一小碗鮮牛奶,在其中加入一小勺的鹽,等到它融化之后,就可以將要清洗的郵票放進牛奶里,不要用手清洗,放在里面浸泡就可以了,浸泡時間需要1-2個小時,到時間了將郵票取出后,要用清水將牛奶沖洗干凈之后,放進預備好的書中夾好,就可以了。
郵票要注意保管
郵票保管是否得當,直接影響郵票的品相和價值。收藏時間越長,保管工作就越重要。 應該如何保管呢?
一、做好郵票的整理工作:
不能在雨天、梅雨季節和大熱天整理郵票。因為雨天和梅雨季節空氣濕度大,大熱天雙手容易出汗,在這個時間整理郵票容易發霉、產生黃斑。
二、郵票插冊時要注意兩個問題:
1、插普通郵票插冊,每套郵票必須先裝進透明的護郵袋。普通集郵冊郵票如果插一半露一半,時間一長,露一半的郵票就會發黃,影響郵票的品相。
2、買回來的新定位冊,不要急于插郵票。這種定位冊在生產中不是自然干燥的,最好存放3—6個月,讓它徹底干燥后再使用。
三、集郵冊不能平放: 因為隨著重量增大,郵票會被壓出印痕。因此,不論哪一種集郵冊,存放時必須立放,并保持不緊不松。
四、購買各種規格的透明護郵袋,要選擇正規生產廠家的產品: 用透明護郵袋保管郵票也并非萬無一失,要經常檢查。如果發現護郵袋變色,就要立即換新的。
五、郵票不能用手拿,要用郵票夾: 夾郵票的鑷子有銅制、鍍鉻、竹木制、不銹鋼制的,銅制的會生銹,竹木制的易發霉,用扁平的不銹鋼制的和鍍鉻鑷子較好。新鑷子上面可能有毛刺,要先用細砂紙打磨干凈。
郵票保養
郵票注重品相,有的十珍貴,郵票有其專門的保存方法,這種方法也在不斷地改進與完善。
自從用透明高分了材料生產護郵袋以后,用護郵袋保護郵票,既不會污染郵票,損壞背膠,又便于存取欣賞,現在已被各國集郵者廣泛采用。
護郵袋只是郵票的“衣裳”,它還要安家落戶,這個“家”就是保存郵票常用的郵冊,主要分插票冊和貼票冊兩種。
1.插票冊:把用護郵袋裝好的郵票,插入插冊內一行行透明紙槽保存,優點是存 取方便,便于使用,有人不用護袋,而把郵票直接插入,這樣做會損壞齒孔,一旦受潮,就有粘連的危險,質量不好的插冊容易翹曲,郵票插不牢,容易失落或折損插冊內面不平整,郵票久壓會出現一道道印痕,插冊既不利于對郵票的保存,也不利于對郵票的進一步加工整理,不適應現代集郵發展的需要。這種插冊只能暫時地保存郵票。
2.貼票冊:現代的貼票冊由一頁一頁片組成,把用護郵袋裝好的郵票貼在貼片上,然后在貼片上注明郵票內容及研究成果和相關知識性資料,一頁接一頁的貼片在內容上是連貫的連接起來就可以表現一個主題和研究成果。使用貼票冊既適于個人觀賞和向公眾展示,也利于對郵票的充實和提高,貼片的頁面較大的伸縮余地,能貼下郵票封片,戳記等大小等的集郵品,便于統一保存,貼片還可以隨意分散與集中,又能變換貼片的順序,既利于郵票的保存也利于郵集的展出。
郵票鑷子的使用也很必要,尤其在夏天,用手摸弄幾次,郵票也就臟了,因此應該養成使用鑷子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