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品市場價格猛漲猶如一場燎原的野火,從中國書畫一路燃燒至藝術品收藏的各個種類。從去年年底開始,郵幣卡市場的這場價格上漲的大火,也已經被點燃。
2月23日,郵票綜合指數開盤2571點,收于2626點,上漲55點,交易金額1251萬元。當天生肖、絲綢、雙聯、古典名畫系列有大量買盤搶籌,市場中的形象品種世博型張四連體、梅蘭竹菊無齒、資本市場、《富春山居圖》仍表現出穩健的發展勢頭。
由于國際黃金白銀價格的不斷走強,錢幣板塊也表現十分火熱。5盎司彩銀幣板塊仍延續上漲勢頭,西游記一組蟠桃盛會12000元/枚成交,5盎司彩銀虎價格上漲至32000元/枚。
記者了解到,臺北“故宮博物院”將于今年6月1日開始,推出“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2010年3月14日,溫家寶總理在“兩會”記者會上表示,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分割兩地的《富春山居圖》合成一幅畫。
就在溫總理記者招待會后的第6天,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發行了/1,全套6枚,面值總和為9.3元,整版由2套共12枚組成。《富春山居圖》自問世以來,就受到藏家的青睞,目前受兩岸合展的消息影響,價格急劇上升,近期創出100元新高,春節前夕價格還是61.5元,現在已經猛漲50%。
財經評論員侯寧認為,郵市之所以火爆,一是由于中國郵政總局退出郵票發行,此前發行的所有郵票都成了絕版斷代品;二是一部分股市、樓市的資金流出,流入郵幣卡市場。
北京:庚申猴票整版破百萬
“原價8分錢的庚申年猴票,去年年初的價格是5000元,現在的價格在12500元左右。” 馬甸郵幣市場的一位經營者表示,“整版是80枚,你自己算算看,正好是一百萬,但是整版品相好的猴票,價格肯定不止一百萬了。”
除此之外,各類/1年生肖票,面值是1.2元,發行后價格就一路走高,目前市場的叫價是1.5元;兔大版價格也超過了80元;而發行價格是7.2元的兔小版,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價格就上漲五倍,漲至了45元。
此外,猴大版從150元漲到了200元左右,鼠大版從50多元漲到了70多元。發行量只有80萬枚的羊小版,開始扮演“領頭羊”的角色,每張的價格從年前的400元漲至500元。
昆明:紙幣收藏一路飄紅
不僅郵票價格出現上揚,紙幣收藏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從去年5月份開始,各類舊版人民幣的價格出現明顯的上漲。1960年的2元紙幣漲幅最為兇猛,目前價格在1000元左右。1980年百張連號的2元人民幣,目前的價格在7000元,比去年上漲了將近4倍;1990年百張連號的2元人民幣,現在的價格是3800元左右。目前,第四套人民幣全套的售價大約在6000元,而且升值空間巨大。
香港:史上最大型郵票珍品拍賣周末舉槌
2月26-28日,郵票拍賣行Interasia Auctions將舉行香港史上最大型的郵票拍賣會。競拍的拍品超過3000件,預計總估價超過5000萬港元。
其中,最被看好的“1897年大清郵政紅印花加蓋暫作郵票當伍圓倒蓋橫三連”郵品,估價在480萬-550萬港元;目前存世僅三件的未使用聯票“1882年大龍闊邊郵票5分銀”也將出現在拍賣會上,估價在50萬-60萬港元。
獨一無二的1968年“毛主席給日本工人題詞”未發行郵票四方聯,受到了無數藏家的熱烈追捧,這套四方聯為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罕見郵品,由于日本政府以可能煽動國民情緒為由極力反對,因而取消發行,目前估價為600萬-800萬港元。另一枚文革時期的郵品珍品——1968年“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萬歲”未發行郵票,估價在90萬-120萬港元。
關注春拍
香港蘇富比春拍4月1日開槌
在4月1日拉開大幕的香港蘇富比春拍,一直被看成是中國藝術品收藏市場的風向標。今年蘇富比春拍的上拍品將達到3600件,總估價超過24億港元。
本季蘇富比春拍最受矚目的兩場夜間拍賣會是:“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國御瓷選萃”和“尤倫斯重要當代中國藝術收藏:破曉——當代中國藝術的追本溯源”。
重要中國御瓷專場中,將呈現80件拍品,總估價高達6.3億港元。其中最受關注的重點拍品——清乾隆御制琺瑯彩“古月軒”題詩“錦雞花石”圖膽瓶,估價超過1.8億港元。本場拍賣中還囊括了元青花“游龍圖”玉壺春瓶,估價800萬-1200萬港元;明洪武釉里紅開光式“壽菊圖”棱口折沿大盤估價2500萬-3000萬港元;明永樂青花如意垂肩“佛獅戲球”圖罐,估價4000萬-6000萬港元。
尤倫斯重要當代中國藝術專場中,將上拍106件當代中國藝術作品,總估價為1億-1.3億港元。其中張曉剛的《生生息息之愛》三聯作,估價在2500萬至3000萬港元;毛旭輝的《家長系列三號》,估價40萬至50萬港元;張培力的《X·系列三號》,估價150萬至250萬港元;曾梵志《假面系列四號》1994年作,估價在800萬-1000萬港元。
在北京的拍賣市場上,北京保利第14期精品拍賣也將在4月中旬舉槌。“芷宸萃珍——明清官窯瓷器及當代書畫名家專場”,會集了明清官窯瓷器精品四十余件,以及當代名家書畫百余件。
“海外回流作品”專題仍是本次拍賣的主角。從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地回流的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李可染、范曾等近現代大家的作品,涵括各家所擅各種題材。拍品包裹張大千的《釣罷圖》和《林泉煙波》、徐悲鴻的《貓》、李可染的《牧趣圖》、王雪濤的《牡丹》、謝稚柳的《芭蕉芙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