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了13年,早該火一把了。自去年四季度以來,市場上幾乎所有的郵品價格都出現了上漲,短短20天的時間價值翻番的郵品俯仰皆是。”傍晚6點鐘,冬天的太原市早已天黑,但集郵愛好者陳俊生還泡在南宮的郵票收藏市場。
而想象力豐富的集郵愛好者們,也學著“豆你玩”之類的戲謔之詞,稱呼如今的郵市為“有理郵”或“不郵你”。然而,作為一種投資手段,許多沉浸郵市多年的老手還是提醒大家,“投資具有風險,尤其在郵市火爆的時候,大家要謹慎進入,謹慎操作。”
1、苦等13年,郵市迎來爆發
本月12日,記者在山西省最大的郵票交易市場——南宮文物市場,接連采訪了數位郵幣社老板。“最近的郵票市場行情怎樣?”記者向太原恒宏郵幣社的老板詢問道。“怎么,你也想追一把?”老板蔡恒宏反問道。蔡老板的口氣讓人隱約感受到了目前郵市的火爆,蔡恒宏介紹,如今的郵票市場可謂異常活躍,價格連番上漲,入市選擇投資和收藏郵票的人都很多。
同一市場的君林郵幣行的總經理李俊也告訴記者,“最近兩個月時間,不光是太原市,全國的郵票市場都特別地火爆。提著十幾萬、幾十萬現金買郵票的主兒多的是,而在此之前,這樣大的出貨量并不多見。”蔡恒宏也稱,“十幾萬算什么,那根本就不是錢。”
事實上,在蔡恒宏嘴里不算錢的十幾萬,在這此前的十三年里都不是個小數字。沉浸郵市多年的蔡恒宏兼任著三晉郵協會的副會長。他介紹,“現在這樣火爆的郵票投資市場,是最近兩個月才出現的。“等了13年的郵市大潮,終于在2010年漲了起來。”蔡恒宏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這樣寫道。當日在南宮文物市場的多位集郵愛好者也證實,這樣火爆的郵票投資市場已多年未見。
一位集郵愛好者指著君林郵幣行櫥窗里的陳列品告訴記者,“最近,小版票和生肖票的行情都不錯,二十多天出現價格翻番的票種比比皆是。”“文革票已經達到18-19萬,最近兩個月就漲了2-3萬。二輪龍票從1000元漲到4000元也就是幾個月的時間。價格翻番的還有岳飛小版、晉祠小版、清明上河圖等,小版票基本上都翻番了!”
蔡恒宏這樣描述著現在郵市的火爆,“你看現在的郵市外面,開奔馳寶馬的人將車一停,就開始整箱掃貨。現在的郵市可是‘不差錢’,有價無市已成過去,好東西,成箱、成包、成封的郵品,只要有貨,據說都會被‘錢’一掃而光。”
而李俊認為,郵市的火爆還會延續一年。
2、“不郵你”和“有理郵”
談起目前的郵市,19日正在南宮溜市場的集郵迷董寶晨告訴記者,“現在我身邊的人都開玩笑地稱現在的郵票市場是‘不郵你’和‘有理郵’。”
“這么叫是說沉寂了這么多年,又趕上現在物價什么都漲,通脹預期嚴重,郵票漲價也是有理由的,而真的漲起來了,這漲和落的腳步又由不得你了。”董寶晨和身邊的幾個集郵迷解釋起這“不郵你”和“有理郵”還真是頭頭是道。
對于郵市的火爆,李俊有自己的看法。他告訴記者,“現在的出貨量相當大,以前很少見,這其中肯定有大量的資金入市。郵票有收藏和投資價值,最近股市和樓市的行情不太明朗,所以有投資資金進入郵市也是很正常的,這是最近郵市火爆的一個重要原因。”
有15年集郵經歷的省城市民馮林告訴記者,這么多年集郵一直是自己的一個愛好,每年會固定地投一部分錢購買郵票。今年郵票市場這么火爆讓他始料未及,三個月前他拿出了積蓄的9萬元,統統購買了小型張。“自己攢了很多年的錢,舍不得干別的,股票和基金市場又有風險,就一直存在銀行。可是這物價眼看著噌噌地往上漲,大家都在議論負利率,看著去年年底的郵票市場火爆,就下決心把錢都買了郵票。如今價格漲了70%也不止,正琢磨著出手了。”
除去像馮林一樣的民間投資者,也有許多專業投資人士將游資投入郵市。蔡恒宏告訴記者,許多投資者從他這里提貨,有時是整箱整箱的。
在省城一家大型國有銀行做理財規劃師的楊晉偉告訴記者,目前百姓心中普遍存在通脹預期,而投資渠道又比較少,所以在郵市火爆的情況下,游資追漲郵市,把一部分閑散資金投入郵市這很正常。
不過,比起北京、上海的郵市而言,太原并不算大市場。由于距離北京太近,不少太原買家的大宗交易都會去北京,而且太原和這兩地的價格還存在一些差價,主要是因為郵票是實物交易,“郵品在路上,價格就變化了。”蔡恒宏講道。
不過蔡恒宏和李俊兩位沉浸郵市多年的經營者和集郵愛好者都提醒大家,“投資具有風險,尤其在郵市火爆的時候,大家要謹慎進入,謹慎操作。”
3、投資門檻低風險莫小視
郵票投資市場風生水起,其異常火爆的場景與投資門檻低不無關系。隨著股市的跌宕起伏,越來越多的省城市民從股市中抽身轉而投向新的收藏品投資市場。
與珠寶、玉器和書畫相比,郵票具有存世量相對較多、價格相對較低、購買途徑較多、易保存等優勢,成為最廣泛的收藏渠道之一。近年來,郵票在省城收藏界的投資熱度有增無減,成為廣大愛好者普遍認可的一種投資理財方式。
1月19日,記者遇到正在南宮文物市場轉悠的收藏郵票愛好者王先生,近來看到媒體對郵市的報道明顯增多,他也就更加關注自己藏有的郵票,并意欲加大購買力度,把郵票作為自己繼股票基金后的又一個投資項目。王先生告訴記者,他收藏了一套“文革”時期的郵票,去年市場價比前年漲了兩倍多,“我再觀察一段時間,等價格再漲漲,我就準備把它賣出去。”
對于郵票投資熱帶動郵票收藏市場出現的良好態勢,太原市集郵協會有關負責人認為主要有幾方面原因:首先房價的不斷上漲和股市的低迷讓更多的市民投資意識增強,注意把握一切投資新產品新動向,投資郵票應勢被關注;再是投資郵票進入門檻很低,少則幾千,多則幾萬,就可輕松入市,普通工薪階層的市民入市很容易;還有,郵票的發行總量有限,后市升值空間較大。
雖然郵票入市門檻低,但風險依然不可小視。省城資深集郵愛好者李先生與記者分享了他十多年來投資郵市的成功經驗:切不可盲目追高,越美麗的泡沫破裂時則輸得越慘。
像其他藝術品收藏投資一樣,郵票投資同樣遵循著“物以稀為貴”的原則。“依我個人的經驗來看,投資郵票要盡量選擇2003年至2009年發行的郵票,這期間的郵票已經經過市場的檢驗,并且發行已經停止,所以存世數量不會再增加,非常適合以低價買入。而近一兩年內發行的郵票則存在郵政部門大量發行的可能,不適合投資。所以在投資郵票時盡量避開一兩年內發行的新品。”
李先生還建議投資郵票者,特別是剛入市的新手應盡量選擇購買一些主流板塊,比如,小版郵票、年畫系列的郵票,“一些熱門題材、發行量小、發行歷史背景特殊甚至出現重大發行錯誤而被收回的郵票,收藏的價值都很大,如1980年新中國第一套生肖猴年郵票、‘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等。但是,這些被很多人關注的郵票已經被嚴重爆炒,追高風險太大,不適合再買入了。”
近幾年來,國內一些重大體育賽事的發生也直接帶動了相關概念郵票收藏價值的提升,比如,2008年奧運題材郵票和去年世博會題材的郵票就是典型的例子,奧運題材郵票發行期間甚至帶動了之前幾屆奧運概念郵票價格的增長。“如果買入價位合適,這些題材的郵票同樣升值空間不小。”$$分頁$$
4、郵票投資的幾個渠道
郵票市場作為一種新興的投資市場,尚沒有像股票市場那樣規范的流程和投資交易場所。
投資者投資股票可以在全國任何一個地方的證券交易所里進行,貨幣和股票不用見面,整個交易過程不過是一長串符號的變更,即通常所說的“無紙化交易”。郵票市場則根本不同,這個貌似新興的投資場所卻依然遵循著古老的游戲規則:永遠是現金交易,即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郵市不太適合大資金運作,建倉太猛時手里尚有余錢,價格就已經高不可攀,平倉太快時貨未出手,價格已跌至冰點。
省城南宮資深郵票經營者建議:投資者在關注購買渠道的同時必須找到出貨的渠道,心中要計算好一旦價格漲了,手中的郵票能在哪里兌現出局。“眼下投資者似乎都有一種急躁的情緒,反映在郵票市場上,就是現在流行的‘炒新不炒老’的怪風氣,價格暴漲暴跌。而關注中長線投資的人越來越少,喜歡炒短線的人越來越多。但不管怎么操作,投資者都必須關注郵票投資的幾個渠道,并針對自身特點,對投資渠道加以選擇。”
集郵公司
國營集郵公司擁有第一手貨的永恒優勢。
投資戶可以在當地的集郵公司隨時購買柜臺內的新郵票,也可以預訂尚未發行的郵票,他們根據對當年行情走勢預測,如果看好就多訂,如果看平就少訂,看跌就不訂。但是預訂到的郵票一出來就應該盡快出手,以規避投資風險。總之,國營集郵公司信譽好,即使正式發行時價格漲了,也不會不按合同價格供貨,這也是投資者最看中的地方。
郵品拍賣會
郵品拍賣在我國還是新生事物,民間的拍賣活動萌芽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正規合法的拍賣活動起始于《拍賣法》頒布實施的1997年年初。
拍賣會上的郵品可靠性高,品相也有保證。在拍賣會上,投資者主要看中的是珍罕郵品,購進珍郵的目的是為了中長線投資增值,如“全國山河一片紅”新票在20世紀90年代初不過2萬-3萬元/枚,現在則穩步增值到了12萬-13萬元/枚。在近幾年新郵大幅貶值的背景下,投資珍郵也可以有效地規避風險,保存經濟實力。目前,國內有資格舉辦專場郵品拍賣會的公司為數不多,規模較大的拍賣會一般都安排在春季和秋季,有時為了配合大型郵展和錢幣博覽會,時間也會做適當的調整。
郵票交易市場
有需求就有市場。近幾年來人們對郵票投資的熱烈追捧,導致郵市的性質由集藏性向投資性不斷蛻變,省城南宮文物市場集中了眾多可以買賣郵票進行郵票交易的店鋪。
在特定的時間段,郵票的增值速度要比股票、債券、期貨等快得多,幾天漲幾倍,甚至一天之內漲幾十倍。在交易市場方便買賣雙方快速驗貨并交易。在郵票交易市場進行郵票投資應注意驗票,防止買入假票,越是熱銷爆炒的郵票越存在作假的可能。
網絡市場
互聯網的普及也讓郵票交易隨之受益,省城許多郵票投資者選擇在網上買賣交易。目前,投資者常用的郵票交易網站主要有中國投資資訊網和郵票互動網。采用網絡市場投資最大的優點是足不出戶就可以交易,買賣雙方通過在網站上發帖子來發布供求信息,并在網站上查詢郵票的最新行情和走勢。
函購市場
函購市場是一個無形的郵品交易市場,比較適合既想投資又身處偏地的投資者。
在北京等大都市的郵市里,不少實力雄厚的郵商可以為投資者進行遠距離投資的各種便利,比如,最新行情報價、就近購買、就近拋售等,投資者只要通過電話下達指令即可進行操作。有的郵商還會為投資者提供免費的郵品寄存服務,一旦購進時機和賣出時機不太合適,還可以把郵品暫時寄存起來,等待以后時機成熟了再獲利了結。選擇函購時一定要注意考察郵商的信譽,不要盲目輕信。
相關鏈接
猴票
猴票是中國郵票總公司于1980年2月15日發行的一套生肖郵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行的第一張生肖郵票。歷史上,猴票的每一次價格變動都伴隨著郵市大行情的變動。1984年到1986年,猴票價格一路從3元左右飆升到30元,中國集郵市場第一次大繁榮。
1990年年底,猴票價格從70元上漲到240元附近,啟動了1991年的一輪郵市大行情。1996年秋,單枚猴票價格由300元左右飆升至1100元,又引發了1997年一輪波瀾壯闊的郵市大行情。1997年下半年開始,猴票一路下跌,從此郵市也進入了長達10年的低迷期。2005年年底,猴票又重新回升至1700元。2007年,猴票價格沖至4000元上方,整版猴票趙涌在線成交價突破30萬。2009年12月,單枚猴票接近5000元。2010年1月底,單枚猴票突破6000元大關,整版猴票趙涌在線成交價達58萬。2010年4月初,單枚猴票趙涌在線成交價攀至7000元。2010年4月底,整版猴票趙涌在線成交價達90.5萬。2010年5月初,單枚猴票趙涌在線成交價升至9200元。2010年5月中旬,單枚猴票成交價1.13萬元。
小版票
小版張,有時又稱小版票,由于版張小巧,設計新穎,所含信息量大,收藏亦方便,所以一直深受集郵者的歡迎。在郵票市場上,不少投資者喜歡將小版張成百成百枚地購進,因為升值空間巨大,不少人因此獲利頗多。
文革票
所謂“文革票”,起于1967年發行的 《毛主席語錄》,終于1973年10月發行的《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約有80余種。新中國成立后,郵票是按志號“紀”或 “特”的順序發行的,但到1967年3月,紀念郵票《毛主席的好戰士——劉英俊》發行后,這種按志號發行的方法便中止了。其后便出現了“文革票”。直至1974年元旦起,我國才恢復了郵票按志號編排發行的辦法,志號設為“J”或“T”。當時,“文化大革命”雖未結束,但這些郵票在概念上似乎已不屬“文革票”。
在重新恢復郵票按志號發行后,“文革票”除極少幾枚外,留在群眾手中的仍可繼續使用。但是,由于當時仍處“紅海洋”里,全國上下一片紅,有心收集 “文革票”的人很少,直至郵電部門明文停止銷售“文革票”后,使現存的“文革票”成了奇貨,以至中國郵票總公司規定的交換參考價竟高出原值的十倍甚至數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