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除夕又將到來,不禁使我回憶起26年前開創農歷年生肖郵票尾日封的情景。滬西工人文化宮于1983年4月成立了普陀區職工集郵協會。第二年4月,集郵協會成立一周年舉行首屆郵展。
1984年是農歷甲子年,郵電所發行了鼠年生肖票。長著大耳朵的鼠側著身子,伸出兩只前爪,像是給人作揖,長而多姿的尾巴直翹半天空。很有漫畫的風格,妙趣橫生。獲悉,繪這枚生肖郵票的畫家詹同先生家住普陀二村,我想,何不邀請詹同先生出席郵展開幕式?
經過多次聯系,4月28日中午,我準時去萬航渡路上的美影廠,迎詹同先生出席普陀區職工集郵展覽會開幕式。詹同先生到了會場,一下子給集郵愛好者團團圍住,提問、簽名、照相……氣氛分外活躍。大會組織者特請詹同先生作畫題詞,詹同欣然揮毫。在攤開的宣紙上,詹先生駕輕就熟畫了一只老鼠,興高采烈地站在一條大魚背上,肩上扛著一根正在燃放鞭炮的竹竿,喜氣洋洋;魚兒張開嘴大笑。題詞:“有余圖,一九八四年四月二十八日畫於西宮郵展開幕,詹同。”令人發逗、十分有趣。
集郵協會的同仁非常珍惜詹同畫的“有余圖”,將畫裝裱后掛在活動室的墻上。當時,集郵者中已盛行收集各種實寄封,如首日封、原地封、簽名封……我向協會負責人提議,詹同“有余圖”可現成制作甲子年鼠票尾日封;甲子年又是農歷天干、地支組合六十年的第一年,與協會在全國率先印制農歷年尾日封有點吻合。再說,畫家詹同是生肖鼠票的作者,又是上海普陀人,封、票、人三者合一,大有特色。經協會理事會討論一致同意我的建議。普陀區職工集郵協會于1985年2月中旬印制了有詹同畫的“有余圖”甲子年尾日封。
集郵協會十分重視尾日封的發行,集中理事在除夕前,在尾日封上寫地址、貼郵票。除夕(2月19日)傍晚,將“尾日封”統一投入“白帽子”(當時,電信事業還不普及,通訊主要是信件。市郵政局每天晚上十時后,派專員去頂端涂有白色的郵筒收信,趕上第二天頭班投遞。)郵筒。農歷初一中午前,不少本市集郵愛好者已收到了蓋有除夕24點的尾日封:信封的左面是詹同的“有余圖”,下半邊是十二生肖,左上角貼著一枚生肖鼠票。圖、票內容一致,郵戳點明日期、時間,一枚地地道道的尾日封。
甲子年尾日封受到廣大集郵愛好者的叫好。普陀區職工集郵協會以此連續十二年,每年一枚,制作了農歷年系列尾日封,請當年繪制生肖郵票的畫家詹同、姚鐘華、張國藩、李芳芳、祖天麗、呂勝中、鄒建軍、雷漢林、魯鴻年、蔡蘭英、張二苗、吳建坤和楊文清繪圖,躍然封上,栩栩如生。畫家們樂意接受普陀區職工集郵協會的請求,分文不取寄來了畫稿。十二枚尾日封中,有印一千枚的,也有印六千五百枚的,不作價出售,全部贈送給集郵愛好者。十二枚農歷年生肖票尾日封的印制,在全國當頭陣、領先的,開創了集郵活動中的新品種,也在我國的集郵史上留下了璀璨的一頁。作者:袁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