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郵市在“猴票”帶領下爆發出一波強有力的上漲行情,一部分存量少、題材精、消耗大的生肖票、文革票的價格翻著跟頭往上漲,“炒郵票一年賺輛寶馬車”、“一整版‘猴票’能換一套房”等十分給力的口號在郵市不脛而走。被1997年郵市大崩盤壓抑了十多年的郵票商家和藏家終于揚眉吐氣,放聲疾呼“新一輪郵票牛市來了”。按照他們的說法,傳說中的“民間游資”在去年炒完黃龍玉、黃花梨甚至蔥姜蒜之后,今年將轉戰沉寂多年的郵票市場。
“暴富傳奇”現身郵市
在市場熱炒黃龍玉、黃花梨的過程中,一夜暴富的故事總是能吸引無數眼球。如今郵票價格大幅上漲,各種版本的暴富傳奇也接二連三在郵市出現,讓去年備受煎熬的股民、基民們眼熱不已。
近日有媒體報道,上世紀80年代猴票滯銷時期,武漢一名郵局職工為了完成銷售任務自掏腰包購買了15版猴票,如今保存下來的10版猴票市值已超過千萬元。在捂猴票捂出“千萬富翁”前,郵市流傳最廣的是去年一個炒郵新手20萬元資金起家,不到一年已經賺出一輛寶馬車。
老郵迷們發現,身邊從不集郵的朋友開始向他們打聽“生肖票”、“小型張”的升值潛力。短短一年間,郵票就從冷門收藏變成了遍布“價值洼地”的投資品種。
郵票重奪市場老大地位
自從1997年郵市崩盤以來,郵票在郵幣卡市場中一直被錢幣壓得抬不起頭,郵商為了生計或轉行做錢幣或二者兼營。風水輪流轉,憑借去年的火爆行情,郵票一舉奪回郵幣卡市場的老大地位。
記者昨日來到北京萬家馬甸郵幣卡市場,經營郵票的商戶成為市場中最忙碌的人,不少店主談生意時都是手機、電腦齊上陣,另外還要不時招呼到店里拿貨的客戶,有的店主干脆在攤位前支起“拿貨請先問價,拒絕免費咨詢”的牌子。
“往年臨近春節已經沒什么生意了,今年元旦過后,我這每天成交額都超過十萬元,熬了十多年終于又等來了牛市!”50多歲的店主王先生告訴記者,前幾年市場中郵商數量不斷減少,而去年老郵商的回歸加上新郵商的加入,郵票重新成為馬甸郵幣卡市場中最火的生意。
猴票今年要摸高2萬元?
早在“月壇郵市”就做起郵票買賣的王先生表示,1991、1997年兩波行情他都經歷過,在他看來去年以來郵市進入了新一輪牛市,“從猴票價格走勢就能看出來。”
資料顯示,1990年底單枚猴票價格從70元漲至240元,啟動一輪郵市大行情;1996年猴票價格從300元漲至1100元,郵市進入新一輪大牛市。2009年底猴票價格從5000左右啟動,最新價格已經超過1.1萬元,但在老郵商們看來,猴票價格仍有上漲空間:“按照目前這種趨勢,猴票漲到2萬元也不是沒有可能。”
在幾大集郵論壇中,郵票藏家也大多認為牛市來了,有人還拋出了“六年中級行情,十二年大行情”的郵市輪回說,“郵市低位徘徊多年,2010年只是牛市開端,今年還將有大量民間游資入市炒郵,行情繼續看漲。”
資深藏家揭示炒郵風險
郵市這輪牛市到底能走多遠還有待觀察,但對于當前炒郵票風潮,一些資深的郵票藏家并不看好,“集郵不能變成炒郵,1997年一些散戶盲目入市,結果絕大部分人損失慘重。”
集郵多年的李先生對1997年郵市崩盤的情形記憶猶新,“很多郵票價格一天就跌50%以上,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大部分散戶的郵票根本賣不出去,成了擊鼓傳花游戲的最后接棒人,高價買入的郵票最終跌破面值,淪為‘打折票’。”
嘉德在線的郵品專家表示,炒郵票和炒股票、炒房產相比風險只高不低,“股票可以分紅,房產可以收租,郵票本身不能產生任何收入,只能依靠后來者買入來變現、獲利。投資郵票應該從集郵開始,掌握一定郵票知識前不要投入過多資金,切忌盲目跟風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