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來,新聞媒體,尤其是中央電視各臺有目的,有重心,有節奏的開始并加強,加快,加力對中國第二大投資市場-----郵票市場展開了全球宣傳,如此舉動,與這幾年郵市的復蘇并走強有直接的內在聯系,暫且拋開通帳帶來的外部因素,就是郵市本身也需要一輪跨越式的漲價來吸引社會的關注。
元旦過后的央視再次接二連三的重力宣傳郵市,說明了國家意在加強和點燃2011年郵市的熊熊烈火。在國家政策明顯召示作用下,中國郵市的全面點燃,不僅可以將這些年郵市的全面復蘇推向全面火爆,在郵票價值體現和全面賺錢效應下,將會吸引更為廣泛的社會資金進入郵票市場。
國家政策的發力和郵票價值的回歸,給予了郵票投資者極大的信心,這次的行情不僅要解套97年的套牢者,還會從文化產業發展的趨勢上引導社會資本進來。這不僅僅是郵票商品價值的體現,更重要的是把集郵文化演變為社會投資,不論是收藏還是投資,中國郵票作為新興的,國家認可的特殊商品,將會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把郵市培養和發展為投資市場:一是可以分流和釋放通貨膨脹帶來的社會壓力;二是可以發展和壯大集郵文化;三是可以解決眾多的就業壓力。
從當前郵市走勢看,整個郵市仍處于起步初期,盡管目前市場對次新品種青睞有加,但商品市場的經濟規律將會自動發揮調節作用,包括中前期品種的補漲,以及編年票、型張、本票、封片和紅軍郵的大幅補漲,都會在年后的市場中得到展示,一個完整的市場必須是全面發展和百花獻艷,這是一個成熟市場的必然結果。
我們不要對央視的宣傳掉以輕心,而要引起足重視,機會就在眼前,就看我們去怎樣把握了。黃興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