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是一個崇尚個性的時代,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人們的思想也在想突出個性。當中國農歷兔年到來的時候,伴隨著/1的發行,全國各地的集郵者都在以各種方式相慶,最普遍的是互寄首日封,紀念郵戳。
但集郵者已經不再滿足中國集郵總公司包括各省市集郵公司一統天下的官制首日封了,自己手繪的實寄封則大行其道。許多集郵者提前準備,或請人畫,或自己畫,或讓自己的子女大顯身手,一時間一批個性化的手繪封應運而生,而這些手繪的實寄封或活潑、或稚嫩、或簡潔,但毫無例外的彰顯了自己的個性,再配以相關的兔年生肖郵票,加蓋具有地方特色的紀念郵戳、臨時日戳,在生肖郵品中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
其實手繪封早已有之,印象最深的是郵票設計家萬維生先生的手繪實寄封,每當他設計的郵票發行,都會以封記事,通過與郵票相輔繪畫、文字,既是一種備忘,又是一件獨特的首日實寄封。而我認識的朋友中,也不乏有用封、片記事的,當中國第一次申奧成功之后,邯鄲的老集郵家張星才老師即在郵資片上畫下了第一筆,并在隨后的歲月里,每當有涉及北京奧運的大事,張老師都會以書畫記之,并形成自己的個性系列,從2001年7月13日中國申奧成功到2008年8月24日北京奧運會閉幕,7年的時間,以159枚普通郵資封片為載體,形成了一部洋洋灑灑的專集,記錄下那令人難忘的時刻。
我的朋友李建輝律師,平日喜歡舞文弄墨,很注意將繪畫與集郵相結合,不是會冒出一個令人新奇的想法。很注意與家鄉有關的郵品的收集,當發現這樣的郵品少之又少時,便萌生了以手繪的形式,將家鄉3500年的歷史展示在實寄封上的想法。有心動更要有行動,從2003年開始,閑暇之余查閱資料,走訪歷史專家,精心描繪,在此后的幾年中,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在2009年,我市集郵精品展上首次亮相,即得到集郵者和市民的關注小小的手繪封上,展示了邢臺在歷史長河中的點點滴滴、朝代更迭、歷史文明、帝王將相、文化科技、轄區演變,100余枚手繪封片,就是邢臺濃縮的歷史。
手繪封的興起,為有著繪畫功底的集郵者提供了一個新的收集方式,而這些手繪封每種的存世量多不過三五個,至少有一枚,并且不會有相同的手繪封,多數集郵者是無緣得到的。作者:楊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