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13年郵票也瘋狂
黃金瘋狂、石頭瘋狂、木頭瘋狂、蔥姜蒜瘋狂……這是一個瘋狂的年代,誰保持冷靜,似乎誰就不正常。終于,這種瘋狂傳遞到了郵票市場。以“金猴”掛帥的郵票市場,如奔騰而來的黃河之水,滌蕩著13年來潛伏底部的悶氣,場內投資者心緒難平,場外人士遐想無限。難怪有人說,我們遇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時代!
錢存到銀行,本利能有幾百、幾千?在一個前所未有的資本與投資時代,由于通脹,錢一定是越來越不值錢。老百姓只能好好打工,投資些未來能升值的好東西。1980年的8分錢或6.4元,能變成今天的9000元或一套房,途徑之一就是當時買了“猴票”,今年趕上郵票的瘋漲。讓人瘋狂的投資很奧妙,卻也很簡單。
13年后又一次瘋狂
1997年之前,郵票有過一段瘋狂歲月,中國郵市由1996年至1997年出現過一次瘋炒,不過只是短漲。
1997年之后,一切喧囂歸于平靜。郵市開始了長達13年的“潛伏”,一些炒高的品種陷入長期低迷,即使在2007年經濟全面過熱、股市暴漲的時候,郵市也比較清淡。
今年,天津、上海、福州、西安……全國不論大中小城市,陸續傳出熱烈消息:“郵票‘火’起來了!”
《全國山河一片紅》等中國珍郵拍賣價創新高,生肖票、“文革票”、小型張激情燃燒,量少、題材精、消耗大的郵票投資航船已經啟動,郵市行情真真切切的來了,有些人甚至還深感不過癮。
作為郵市風向標的1980年庚申猴票,自從問世以來,從面值8分一直上升到1997年的2000元,升值25000倍。隨后郵市進入低谷,“猴票”價格略微降低,到2007年初,“猴票”上漲到4000元,價格翻番。2009年以來,“猴票”由5000元一直漲,直到目前的近萬元一枚,較原面值升值高達10萬余倍。
沉寂很長一段時間的郵票一下子火熱起來,繼黃金、玉石、紅木等收藏品出現價格暴漲后,郵票市場暗藏著更為瘋狂的漲勢。有跡象顯示,大量游資正進入這個曾經因收藏者多為中老年人而被喻為“銀發市場”的郵票市場。
時隔13年,郵票市場又現牛市。
郵票能換“寶馬”和房子
河北一位做水泥生意的商人今年第一次進入郵票市場,投入了20萬元,如今已經賺了一輛“寶馬”。
在有些城市,一整版郵票能換一套商品房。比如一套“梅蘭芳郵票”,去年交易價格在5萬多元,今年五六月份的時候就漲到十二三萬元了,12月初已經到16萬元;“猴票”整版拍賣價已過100萬元。
今年郵市流行一句戲言:“柴油荒,油老板哭了;郵票牛市,郵老板笑了。”
12月初,記者再次探訪北京馬甸郵幣卡市場,整個大廳熙熙攘攘,交易頻繁,相比于年初,熱鬧異常。集郵人士介紹,傳統的秋季行情在10月下旬就結束了,但今年直到12月初,秋季引發的市場上揚行情仍然欲罷不能。
“猴票”領漲生肖票,生肖票又帶動“文革票”、編號票、JT票精品小型張,老票板塊風光無比,價格“玩命”攀升。部分老票突破1997年時的最高價位,創出歷史新高。現整套“文革票”已攀升至18萬元,文1《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的市場價已高達三四萬元;《從小愛科學》小型張達到1.7萬元,而這套郵票去年底的價格為8500元;《牡丹》小型張則從年初的1.4萬元,猛漲至目前的2.5萬元。
不僅是經典收藏的老郵票,就連很多新郵票也漲了不少,如2003年發行的《抗擊非典》特種郵票,12張連版當年的售價為27元,今年11月價格漲至2000元。
掀起大眾買“郵”熱
相比于其它投資品來說,郵票堪稱老少皆宜,它投資門檻相對低,更大眾化。老百姓除了買買股票、基金、黃金外,就是買買郵票了。
而一旦行情見好,各路投資大軍便會紛紛涌入,并攪瘋了郵票市場。“新一輪行情來了”、“郵幣卡的牛市總算來了”等說法,讓經歷過1997年大潮的人們看到了希望。郵幣卡的火爆,讓一些手頭有閑錢的人心里“直癢癢”。不光中國老百姓愛買自己國家的郵票,連外國人也喜愛中國郵票,“外國郵票都不如中國郵票賣得好”,郵商如此說。
除了十幾年“浸泡”郵市的郵商,如今,郵市里有一批30-50歲、經濟實力雄厚、有魄力的中青年炒家,看好郵市行情,攜帶大量資金入市炒郵。不少幾年前入市的炒家,前幾年行情不好時買了不少郵票,“砸”在了手上,但是今年行情漲起來后,這些人手中的貨立刻成了“香餑餑”。
市場一熱,人們蜂擁而至,于是市場愈發狂熱,造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從9月、10月開始,郵票價格都在上漲,尤其是11月以來,上漲的速度令人意想不到。真可惜出貨出早了,如果壓到現在,賺得更多。”馬甸郵幣卡市場劉先生對記者說。有些人利用地區之間的報價差,低進高出,賣給大城市“不差錢”的買家,賺上個幾百萬元真的不奇怪。
通脹時代必瘋狂
郵票“潛伏”了13年,為什么單單在今年火起來了?面對這樣的疑問,眾多集郵人士表示,現在錢“毛”了,什么能抗通脹,就買什么啦!
錢存到銀行,本利能有幾百、幾千?在一個前所未有的資本與投資時代,由于通脹,錢一定是越來越不值錢,老百姓能有何良策?只能好好打工,投資些未來能升值的好東西。1980年的8分錢或6.4元,能變成今天的9000元或一套房,途徑之一就是當時買了“猴票”。讓人瘋狂的投資很奧妙,卻也很簡單。
物以稀為貴,這是肯定的,不論是“猴票”、齊白石作品,抑或是高成長股票,只要珍貴,鐵定“不差錢”。目前,被市場看好的老票,多是那些早期發行數量少、題材好、品種好,有保值和升值潛力的。有專家分析認為,這些好品種價格上漲的背后,有大量資金和投資者的支撐,他們或許是從股市或樓市轉過來的,會選擇那些真正有升值潛力的品種入市。
業內人士不約而同地認為,本輪郵票市場突然發力,背后的資金推手不容忽視,反映出的還是大量民間資金有投資需求,紛紛涌入市場,炒高了價格。
就算郵票今年已經很瘋狂,不少郵商、投資人士和集郵愛好者依然看好后市。他們表示,郵市已經十多年沒有出現大牛市了,現在的郵市不過是剛剛啟動,目前火熱的行情不過處在積累期。
也許只是短暫瘋狂,也許會持續十幾年,誰都無法預料。但是,通脹時代創造瘋狂卻是一定的。
五大利好引燃郵市旺火
趨勢向好,政策扶持,郵政呵護,新人倍增,巨資涌入,天時、地利、人和俱備,“潛伏”13年的郵市怎能不“火”?
今年郵票市場在虎尾演繹出來如此牛氣的行情,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首先,宏觀政策造就與郵政改革的扶持。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加大了貨幣供應量,出臺了一系列刺激消費的政策,社會上數以億計的熱錢四處流動,尋求保值增值的途徑。國家同時制定和發布了《國家振興文化產業規劃綱要》,大力倡導和引導文化消費,使長期低迷的郵票市場投資洼地的價值凸顯。另外,中郵集團也開始重視集郵文化普及宣傳。
其次,龍頭票的示范作用。老票的走勢依然穩健。以庚申猴票掛帥的老票氣勢磅礴、聲勢浩大,不僅令場內投資者心緒難平,也勾起了許多場外人士對郵市的無限遐想。
第三,產品票的興起,為郵票的分散和消耗開辟另一條道路。產品票制作已經逐漸成為一種行業,且大有前途,許多郵商已在產品票上大賺一把。一些容易控盤的產品票水漲船高,推動行情發展。據悉,產品票還會繼續為未來的行情助威。
第四,資金入市炒作,推波助瀾。面對郵幣卡市場的火爆,不少專家表示,這和人為炒作有很大關系。社會上的大量熱錢,在尋找保值和升值出路時,開始向郵票市場流動,因郵票市場的盤子太小,幾十億元,乃至幾百億元的資金一涌入,必然掀起驚天大浪。
第五,“錢袋子”保衛戰更顯郵市魅力。通脹來臨,如何保住“錢袋子”不縮水,成為人們談論最多的話題,開辟更多投資渠道的愿望甚于往年。除了股市、基金、黃金、樓市外,購買郵票是一個大眾化的投資方式,堪稱老少皆宜。火熱的郵票行情,彰顯出人們抗通脹的實際行動。
“文革郵票”坐上“直升機”
今年2月初,在香港舉行的中國郵票拍賣會上,一套帶廠銘的四方連《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萬歲》成交價高達667萬港元,刷新了中國郵票拍賣新紀錄。
近期,“文革郵票”增值幅度驚人,整體走出了一波波瀾壯闊的行情。
“‘文革票’目前已經成為整個郵票大盤的一大風向標。”擁有20年郵票投資經歷的老劉說,在2008年底,《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的市場價僅為一萬元左右,而現在已高達三四萬元。
老劉曾在1991年以不到一萬元的價格,收藏了全套“文革郵票”,至今仍在家里珍藏著。老劉說,因為看好“文革”題材,他今年6月份以6000元一套的價格買入了10套“文革編號郵票”,前不久,他把這10套郵票全部拋出,每套價格1.5萬元。
“文革郵票”是指“文化大革命”初期發行的19套80枚沒有任何志號的郵票。另外還有5枚被稱為“文五珍”的未發行票和一些樣票流入市場,其中最著名的是《全國山河一片紅》。
雖然多數“文革郵票”發行量巨大,但因當時通信貼用的數量也極大,現在實際存世量已很小。據不完全統計,擁有“文革郵票”其中1枚者,在集郵愛好者當中僅占8%―9%,擁有全套“文革郵票”者更是鳳毛麟角,而這也是造成“文革郵票”價格能持續上漲的重要原因。
在郵票收藏界,不少行家均認為,“文革郵票”作為特殊歷史時期的產物,資源稀缺,具有長期的收藏投資價值。隨著近來不少大資金開始介入這一很有潛力的題材,預計其后市還會有非常出色的表現和升值空間。實力較強的投資者可以選擇整套“文革郵票”,或其中價格較高的郵票進行中長線投資,像文1《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文7《毛澤東詩詞》、文10《毛主席最新指示》,都是可以重點考慮的品種。來源:投資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