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初冬之際的一個周末,我在西安市尚樸路老集郵市場,堆在一個地攤上挑選一些實寄封。湊巧,我的手和突入其來的一支手同時拿住了一枚信封,雙方不約而同地抬頭相望,松開了抓信封的手,相互抬手相讓,期間,我仔細地打量了一下對方:40多歲,粗壯高大而善目,眼睛中透著靈秀之氣。謙讓過后,雙方繼續著挑選實寄封那檔子的事。這時,我們就打破了先前那種悶不吱聲的局面,一邊挑封,一邊聊天,順便探討所挑封的好壞、優劣和美中不足的問題。通過這一抓一說,雙方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相互都心滿意足之后,就到地攤旁一個小沙堆邊坐下,喝口水,抽口煙,進行著集郵深層次的交流,并交換了聯系和通訊方式。
在臨別握手之際,雙方相約做個互寄新郵首日自然封的朋友,這一約就相約到如今。
我當時所在的那個小縣城,新郵正點率不到60%,我每每去信解釋,他的回信總是寬慰的說:沒關系,不寄也可以,或者郵票到了再寄也行。就在你來我往間,雙方都在努力地把事情做的更好,也在不知不覺中擴大交流范圍,將當地能作成郵品的題材,辦好后寄給對方。如果能夠得著辦理原地郵品,總要給對方多辦幾份,方便對方。
這些年下來,我每年把他寄給我的郵品制作、裝訂在一個盒子里,閑暇時間翻來看看,思緒中總是蘊涵著許多珍惜的回念和故事。
我為我有著樣的郵友自豪,我們的郵情從點滴培養,真摯的郵情建立在無私、信任、理解基礎上,一切用郵來說話、來表達!
轉載自:目子集郵 您的朋友 http://blog.sina.com.cn/muziji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