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齊魯,她是一個充滿郵趣的郵會,徜徉期間,結識郵友、交流郵品、分享郵趣;走進齊魯,她是一個溫馨的團隊,在濃厚的郵趣之外,濃烈的郵情之中還蕩漾著一種和諧的愛意……近年來,源于青春的激情和創業的夢想,我在工作之余奔波于多項兼職,淡出了諸多郵友的視線。直到去年年底,數年打拼的事業步入正軌之后,我的郵情重新被點燃。回家的渴望讓我和山東齊魯總部及時地獲得聯系,方知此時的齊魯,在經歷了一場深刻的變革之后,郵會工作剛剛步入發展階段。重新回歸的我,依舊受到大家的歡迎與認可,在常務理事會上通過了恢復我會內職務的決議。從榮譽會員回到副會長的工作崗位上,我又繼續開始為會友服務。最近一段時間,親歷為陳鋒會友捐贈一事,使我對“郵情”的含義和“郵會”的功能又多了些感悟和理解,正如陰法正主編所賜的本文主題:方寸有緣 愛心傳遞。
陳鋒會友雖與我在同省,而且還在鄰市,但在這之前從未有聯絡。今年農歷正月初一,我市郵局首次啟用聯體拜年戳,此舉給郵迷們的拜年多了層郵味。我以豬年HKF為載體、銷拜年戳,實寄給齊魯的30多位理事和2006年度的十佳會員,傳遞新春的祝福,向一直為郵會建設傾情付出的理事們表達敬意,對當選的“十佳”表示祝賀。陳鋒作為唯一一位當選為“十佳”的福建會友,足讓我對他產生欽佩之感。因為在人才濟濟的齊魯,被評上“十佳”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后來我在“十佳”評選紀要里獲悉他的當選理由:收入微薄、身患重病、仍然多次捐贈郵品來支持郵會發展。幾天后,我就收到陳鋒的手機短信,稱其已收到拜年封并多加聯系云云。再過不久,陳鋒則寄貼有“豬票”、銷有元宵節紀戳的封,傳達了元宵佳節的祝福。
幾乎是與收到他給我的元宵問候的同時,在網上“會友交流”有了一個新貼,名曰:“會員來信”,仔細一看,是QL0673#陳鋒于3月1日給王秘的求助信。直到此時,我才得悉同享郵趣的會友陳鋒已身患白血病,化療到今年2月,已經花了十幾萬元,35歲的他至今未成家,從2001年就下崗在家,和父母同住,生活僅靠父母的退休金來維持,足見其艱辛。上網的理事們在發貼之后,迅速跟貼表態并達成一致的意見:在會刊和論壇同時發布相關信息,尋求會內外郵友的支持。就這樣,一場凝聚愛心的郵情捐助拉開了序幕。
山東膠州李培超會友第一個行動起來,向會務部寄去100元捐款。之后,幾十位會友也以各種方式陸續開始表達各自對患病會友的關愛之情。令人感動的是沂蒙山文武學校集郵協會的部分學生在韓紅軍老師的組織下,專為陳鋒會友舉辦“愛心一日捐”活動,孩子們從一點點的零花錢中捐出了他們的心意,這無疑給年少的集郵者上了一堂生動的德育課。在論壇的義拍上,十余項郵品在多位郵友的愛心驅使下,拍到了足以體現愛心的價位。我始終在關注這個活動的進展,并在6月中旬向會部提出,可以自費赴榕,代表齊魯集郵研究會去慰問陳鋒的申請。這一申請很快得到秘書處的首肯,展會長作出批示:一要以常務理事會的名義轉達齊魯全體會友的問候;二要向陳鋒會友說明此回捐款、義拍均系會友的自覺行動。
不久,王秘轉來大家的捐贈1353.70元,安排我面交陳鋒。無巧不成書,我正準備赴榕看望陳鋒的時候,又有一段小插曲:我市郵局在2007年7月1日啟用2枚戳記,以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我及時在網上發貼為郵友代辦該戳。此舉使我和中斷五年聯系的福州郵友陳惠軍續上了郵緣。在阿里旺旺交流蓋戳的經歷時,他說福州蓋戳只有“三陳”值得一提,陳鋒名列其一。我就順便告訴他有關大家捐贈的情況以及我即將赴榕看望的計劃。這話讓他著實一驚,在當今社會,素不相識的郵友僅因同在一個郵會內而互相幫助,有點超乎想象。他立即表示要加盟齊魯并愿意與陪我同行,隨后用支付寶轉來47.30元,把捐款湊成1400元。
7月17日早上,我先乘車到福州,然后轉乘公交到空軍福州房管所去和惠軍碰頭。雖是第一回見面,彼此卻是那么投緣,一下子把話題拉開。他說,已經聯系好陳鋒,下午3點見面。在近30元的TAXI車程之后,我倆到達晉安區福馬新村。陳鋒如約在小區門口等候。大家一見如故,會友間得熱情如夏日的高溫,持續攀升。我倆的到來,也讓陳鋒的父母感到十分驚訝。在向他們轉交了大家的捐款之后,我倆轉達了齊魯會內外郵友對的陳鋒關愛和祝福。我也向陳鋒贈送一冊臺灣發行的邁向新世紀的專題郵冊,祝愿他能夠早日邁向新的生活。陳鋒的父親向我們談起他現階段的病況以及下一步得治療方案,并對各地郵友的的捐助表達了由衷的謝意。交談中我們得知,他們所住的套房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單位的集資房,面積小,家具陳舊,生活條件的確不夠好,而且又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不幸患病,給整個家庭帶來巨大的負擔。陳鋒唯有通過集郵來豐富他貧瘠的生活,熬過那一次次難以忍受的化療。他向我們展示了他的幾本郵冊,有關古畫;生肖;建筑等專題的郵品,整理得井然有序。他表示目前只能正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充實相關郵品,自娛自樂。惠軍提議合影留念,于是我們在陽臺拍了幾張照片。傍晚,我們互相話別 。在離開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我們送去的不僅僅是那些微不足道的捐款,更有的是當今社會所需要并提倡的愛心與責任吧。
我原以為,這回的捐贈活動到此可以告一段落了。但令我感動的是,愛心仍在傳遞,郵情繼續在延伸。7月20日,在上海東方會20周年會慶的駐地賓館浦東仁和賓館,我和王景生秘書長初次會面,還未向他談及福州之行,他就告訴我愛心傳遞尚未結束,還有不少會內外郵友要表達愛心,第二波捐贈活動即將開始。次日,展慶堂會長抵滬參加東方會慶,我向他專門匯報了此回在福州與惠軍會友的捐助行動。他對我們的工作表示肯定和感謝,并指出:會友自愿為陳鋒捐款只是齊魯發展進程中的和諧一幕,多年來,齊魯會內經常有類似的情景發生著,有類似的溫暖回蕩在齊魯"家"中,就像是風雨中最美麗的那道彩虹,常留人們心間。明年十月,齊魯也將迎來十周年大慶,我們應該把那些感動郵會的人和事寫進會史,激勵更多的會友。
《集郵報》2007年7月21日第28期 第13版《資訊視窗》發表朱天文的署名文章,以《齊魯集郵研究會開展援助患病會友活動 》為題對這次活動報道如下:
2007年5月,齊魯集郵研究會會務部收到福州會友陳峰的來信,信中說他從2006年5月住院,確診記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住院費化去了10幾萬元,而陳峰會友本人下崗隨父母生活,依靠老人的退休金維持生活,他希望齊魯集郵研究會的會友伸出友愛之手,幫助他戰勝病魔,度過難關。
齊魯集郵研究會會務部收到信后,立即在會刊《齊魯集郵》和專題集郵信息網上發布了倡議書,號召大家為陳峰會友獻出愛心。會長展慶堂、秘書長王景生帶頭捐獻出了郵品進行拍賣,在他們的帶動下,會友們也通過捐助現金、捐獻郵品、文獻拍賣的方式籌集資金。截止7月初,共籌集愛心資金1400元,由家在福建省莆田市的邱盛副會長代表齊魯集郵研究會和所有捐助陳鋒會友的會員,專程去福州看望陳鋒同志,并且將所有捐助款和郵品拍賣收入親自交給陳鋒會友。
我得悉后,將該文配圖在網上各大集郵論壇發貼,引起不少郵人的關注,隨著點擊率的不斷增加,愛心必將因此而傳遞到無限的網絡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