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自己對集郵的愛好和郵友之間的情誼,近年來,我一直負責本單位20余名同志的紀特郵票的預訂、取票和分發。與往年一樣,今年一進人12月份,我便開始為郵友買空冊、撕票、插票,在平時取票時,為了點數方便,我沒有讓營業員把票全部撕開,而是到了年底再根據空冊中郵票空位情況才開始撕票,然后依次插人空冊中。在撕票時筆者發現:
1.個別郵票用紙較差,分撕十分困難,稍不注意,就會將邊齒撕壞。如:“城頭山遺址”郵票。
2.個別郵票在印制時,只追求版式新穎,沒有考慮到營業員和集郵者分撕郵票的具體操作。如:“人民軍隊早期將領(二)”郵票,5枚郵票分上下兩行排列,有一枚是單獨的,分撕十分不便。
3一些地方的郵政部門把“人民解放軍大將”、“洛神賦圖”套票小版張給破了版(用剪子剪掉一角),引起集郵者強烈的不滿。看來首先應在郵政部門內部普及集郵知識。
4.2005年郵票郵局全張的邊飾過大,在撕票時造成了極大了浪費,好在2006年又推出大小版兩種版式,大版張專門供破版,減少浪費。
5.從2005年銷售的空冊來看,已經吸取了前兩年的經驗教訓,開始安置了生肖贈送版的位置,可仍有一些品種的插冊中又缺少了最佳郵票評選紀念張的位置,總覺得有點缺陷,畢竟一年一度的最佳郵票評選是集郵者的節日、最佳郵票評選紀念張是鐵桿兒集郵迷的鐘愛。
得到的啟示是:
1.郵票用紙雖不能千篇一律,但是,一旦選擇了紙質較薄的,就應該在打齒孔時選擇間距小一些,小型張的齒孔間距可以大一些,齒孔度數的選擇應該首先考慮使用方便。
2.版式設置應該考慮到營業員和集郵者分撕郵票是否方便。不要把版張設計成好看不好用的形式。版式確定的原則還是方便使用為好。
3.在新的郵票全張印制時,應本著節約郵票用紙的原則,盡量地縮小邊飾面積,或仿照其它國家的做法,在邊飾上印刷相應的文字圖案,加大宣傳效果。同時,小型張、小版張也要瘦身,不要認為郵票越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