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近歲末,中國郵政宣布將于12月7日增加發行/1一套3枚、/1一套4枚加小型張。2007年再發《和諧號動車組》普通郵資明信片,算上這次的《中國高速鐵路》郵票,恰好實實在在反映了中國鐵路的現狀——短短幾年,經6次大提速,中國鐵路從準高速一躍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系統技術最全、集成能力最強、運營里程最長、運行速度最高、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
不過,中國跨入高鐵時代應自2002年12月31日引進德國建成通車、設計時速和運行時速分別為505公里和430公里的全長29.863公里上海浦東龍陽路地鐵站至浦東國際機場世界第一條高速磁浮交通示范運營線算起,而非2008年第一條時速超過300公里的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如此,《中國高速鐵路》特種郵票僅安排一枚未免同題材不相匹配。
較之中國高速鐵路的眼見為實,《中國資本市場》特種郵票的選題無疑顯得抽象。首先在中國金融理論中,資本市場理論是最年輕的。因為中國資本市場“不成熟”而又“變幻莫測”,許多方面還處在試驗、爭鳴、探索的過程中,所以定義它是件挺困難的事。
但從最一般的意義上講,資本市場至少應涵蓋:證券市場(股票市場、長期債券市場——長期國債、企業債券、金融債券等)、長期信貸市場(長期抵押貸款、長期項目融資等)、衍生工具市場(金融期貨市場、金融期權市場等)。
基于此,在介紹《中國資本市場》特種郵票的選題時,很多人特別強調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先后于1990年12月9日、1991年7月3日的創辦,標志著中國資本市場的建立。
這種缺乏歷史縱深的說法同樣存在一定爭議,確切說至少應稱作新中國資本市場。正是資本市場的無形,以致相關題材過去只能分散出現在一些成套的郵資票品中,如2000年發行的TP16 《上海浦東》特種郵資明信片B組中有一枚“上海證券交易所” ,郵資圖、片圖分別展現從浦西創辦地遷址浦東的上海證券交易所內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