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許多神奇的東西,比如中醫、中藥,而中國也有許多傳世的醫學典籍,各有許多救死扶傷名醫,他們的故事至今仍在百姓們中流傳。
中國的中醫很神奇,有一部電視劇很火,講述了一位民間郎中為民治病,救死扶傷,不畏強權,上為皇帝、太后治病,強身健骨;下為百姓解難,消除瘟疫,沒錯,神醫喜來樂。
還有一部電視劇,一門五代人,白手起家,研制獨門秘方,上為朝廷,下為百姓,在國難之時,守住中國人的尊嚴,在新中國的建設時期,積極接受改制,為國家建設做出貢獻,對了,白家老七,大宅門。
很早還有一部電影,主人公為了編修前人藥書上的錯誤,跋山涉水,風餐露宿,深入實踐,使得藥書中的錯誤得以修正并更加完善,成為后世中醫的奉行的經典,這就是《本草綱目》,李時珍。
縱觀中國古典名著中對中醫中藥的描寫很多,神農嘗百草最早被記錄在中國先秦古籍《山海經》中,扁鵲起死回生被記錄《戰國策》中,華佗刮骨療毒被記錄在《三國演義》中,更有許多歷代的名醫被人民群眾奉為神醫,醫圣張仲景、藥圣孫思邈,還有眾多的歷代名醫留下許多醫學巨著,澤被后人,《黃帝內經》、《千金方》、《傷寒雜病論》、《本草綱目》等等。
中醫到了近代,由于現代醫學(西醫)進入中國,嚴重沖擊了中醫發展,但目前中醫在中國仍然是治療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中醫懸壺濟世,坐堂行診,采用望聞問切之術,奠定了中醫的發展之路,同時一些有名望中醫大家,除了為人看病,還有自己獨到藥方,逐漸形成前店后廠的一種生產模式,將治療各種病癥的藥方制成中藥,方便了病人的服藥。其中最著名廣州“陳李濟”、上海“雷允上”、杭州“胡慶余堂”、北京“同仁堂”,這些中藥商家最長的一經00年的歷史了。此次中國郵政發行了“中醫藥堂”郵票,將上述四家藥堂搬上了國家名片。使中醫中藥這一古老的行業在現代社會發揚光大,更推進了中醫中藥的發揚光大。
各地的郵政部門也刻制了異彩紛呈紀念郵戳,從這些郵票、郵戳之上能領略到中醫中藥的博大與精深。這些紀念郵戳在設計上,突破了以往千人一面的感覺,許多紀念郵戳還是很耐看的。作者:聞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