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0日,中國郵政正式發行《中醫藥堂》郵票一套4枚,郵票圖案分別對應陳李濟、同仁堂、胡慶余堂、雷允上 -- 已經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4大中醫藥堂。這是我國中藥老字號首次登上代表國家名片的郵票,廣藥集團陳李濟藥廠有限公司也作為唯一一家南藥代表,獲此殊榮。
廣藥集團認為,郵票這小小的方寸之間,展現的是中國千年中醫藥文化的佼佼者。陳李濟作為南藥的代表登上郵票,對宣傳南藥、弘揚南藥文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410年傳承成就南藥名片
陳李濟能作為南藥代表走上郵票,并非偶然。這背后,正是陳李濟源遠流長的發展歷史。
陳李濟創立于1600年,是我國中藥行業現存最老字號,也是廣州現存最老的老字號。企業創立之初,陳李濟即為陳李兩姓合股經營,一直由陳李兩大家族輪流執掌,儼如現代的股份制企業。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是兩姓族長在無意中形成類似今天的董事會,董事會成員共同監督、同舟共濟;二是司理執行兩姓既定目標,就像今天的職業經理人,無能者下一屆就會自動落選,從而充分化解家族式企業中管理者單一的經營風險。這種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為企業經營至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剛剛過去的2010年9月28日,迎來410歲生日的陳李濟對外正式宣布,申報“全球最長壽制藥廠”吉尼斯世界紀錄并獲正式認證。
創新不斷擦亮名片
陳李濟世代傳承“工藝雖繁必不減其工,品味雖多必不減其物”的制藥宗旨,形成陳李濟的特色工藝,保證產品的質量與療效。而陳李濟名片的不斷擦亮,另一大奧秘則是創新。
現代人目前仍能接觸到的蠟殼藥丸,過去是貴重藥品的代名詞。它的產生,是為了應對嶺南天氣潮濕,防止藥丸潮濕防霉變防蟲蛀,或一些中藥材的揮發。300年前陳李濟創造性地用蠟殼包裹,能使藥物保持數十年不變,并引發當時中藥包裝的革命。
從首創“蠟殼藥丸工藝”到首創“胃腸分溶雙層丸 -- 補脾益腸丸”;到率先運用“大孔樹脂分離純化技術”提取中藥有效成份,提升中藥純度……陳李濟的創新步伐一直沒有停歇。近年,國家重點新產品、中藥復方新藥 -- 昆仙膠囊的成功面世,又是一個新的例證。該產品用于治療國際公認重大疑難疾病 -- 類風濕關節炎(RA)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科技部“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優秀科技成果”項目,產品技術處于目前同類產品的世界領先水平。
嶺南首家中藥行業博物館成廣州名片
陳李濟不僅是我國中藥行業的一張王牌,也正在成為(文化廣州的一個特殊符號 -- 嶺南首家中藥行業博物館“陳李濟中藥博物館”,就為此作了最新注腳。
博物館以中藥傳統制作工藝為主要內容,以場景還原為主要表現形式,配合多種先進演示手段,特別是電影廠特制惟妙惟肖的蠟像和真實場景再現,展現了中藥歷史、中藥工藝。有知識、有文化、有看頭,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走進這一博物館,都會加深對傳統中醫藥精粹的認識,在欣賞的樂趣中,感知中國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
陳李濟中藥博物館目前已是“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州市海外華裔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并于近日被評定為“廣東省工業旅游示范景點”,現正申報“國家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
廣州陳李濟藥廠有限公司簡介
陳李濟創建于公元1600年,迄今已有四百余年,是我國中藥行業現存最老字號,吉尼斯世界認證為“全球最長壽的制藥廠”,是國家認定的“中華老字號”及廣州市政府認定的“廣州市老字號企業”,現隸屬于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
陳李濟由廣東南海商人陳體全、李升佐兩公共同創立,名號“陳李濟”,寓意“陳李同心,和衷濟世”。陳李濟保存至今逾百年的木質楹聯上就刻載著“火兼文武調元手,藥辨君臣濟世心”十四個字,充滿哲理與抱負,歷代陳李濟人秉承“同心濟世”的企業精神,誠信為本,悉心炮制古方正藥、創新研發現代新藥,推動南藥老號生生不息,歷久彌新。
近年來,陳李濟先后被列入全國中成藥重點生產企業50強,獲廣東省“質量效益型企業”稱號,連續十年被評為“守合同重信用企業”。陳李濟中藥文化在2008年被例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等殊榮。消息來源 廣州陳李濟藥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