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會與郵票結下了不解之緣,每一屆亞運會都有國家或地區發行紀念郵票,這些郵票異彩紛呈,方寸間見證了亞運盛會的風采,記錄了亞洲健兒的英姿和友誼,展現了各國的萬種風情,再現了體育競技的激情與魅力。
1951年第一屆亞運會在印度舉辦時,首先發行郵票的并不是東道國印度,而是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發行的首屆亞運會郵票一套5枚,圖案均為燃燒的火炬和奧運五環。這套郵票比東道國印度在第一屆亞運會開幕日(3月4日)發行郵票早61天。這套郵票是亞洲最早的一套亞運附捐郵票。印度在亞運會開幕日發行了紀念郵票一套2枚,同圖異色,均為火炬和印度地圖,這是最早的亞運會東道國郵票。
1954年在菲律賓舉辦第二屆亞運會,菲律賓發行了一套3枚紀念郵票。這3枚郵票首次出現了亞運會會徽。會徽正中為一輪紅日火焰四射,它象征著力量;下方為連在一起的圓環,寓意著亞洲的團結和友誼,上方有一句口號“永遠向前”,是亞運會的宗旨。主圖分別為擲鐵餅、游泳和拳擊體育項目。
1958年在日本舉辦第三屆亞運會,日本發行了一套4枚紀念郵票。第1枚郵票的主圖為東京國立競技場,它是本屆亞運會的主體育場。這是首次出現了亞運會體育場館的郵票。1962年在印度尼西亞舉辦第四屆亞運會,東道主開創了連續發行郵票的先例,共發行了5組24枚郵票,其中體育項目圖15枚、雅加達城市建筑圖5枚、人物圖4枚。這是迄今枚數最多的一套亞運會郵票。1974年在伊朗舉辦第七屆亞運會,伊朗發行了5組17枚郵票和2枚小型張,小型張首次印有本屆亞運會海報,這是最早出現的亞運會海報小型張。1982年印度第二次舉辦亞運會,首次出現了亞運會吉祥物小象“阿波”的形象,“阿波”象征著智慧、力量和忠誠,這次印度發行了最早的亞運會吉祥物郵票。
1990年,中國北京主辦了第十一屆亞運會。我國自1988年7月至1990年9月發行了紀念郵票3組12枚和1枚小全張。小全張由第1組2枚郵票會徽和吉祥物、第2組4枚場館郵票和第3組6枚運動項目郵票組成。這是亞運會郵票中最早出現的1枚小全張。同年9月22日發行了1枚“北京’90亞運會國際體育郵展”小型張,主圖是吉祥物“盼盼”和5枚氣球設計成的奧運五環標志,這也是亞運會郵票中最早出現的“亞運郵展”小型張。1998年香港首次以中國香港名義參加了第十三屆亞運會,取得5金6銀6銅的驕人成績,居獎牌榜第13位,香港發行了通用郵票小型張1枚,這是香港回歸后第1枚小型張。
2009年6月30日,為迎接廣州舉辦第十六屆亞運會,在倒計時500天之際,我國發行了《第16屆亞洲運動會》首套紀念郵票2枚,圖案分別為廣州亞運會的會徽和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