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的熱點置換,的確是進入了白熱化的程度,幾乎所有的熱點品種,均出現了底部振蕩,令人難以琢磨的市場狀態,短線做空盤的猖獗,即使是主力,也是無可奈何;特別是國慶特種普通錯卡的劇烈振蕩,更是驚心動魄,本以為6元左右放量成交之底,也被無情地打壓至5.2元,才在11月4日交通部審議通過《郵票發行監督管理辦法》的消息刺激—大盤成交好轉的情況下,獲得了比較強勁的技術支撐;從今日試盤性上漲的情況來看,跟風盤還是相當的不錯,但6元左右仍存在著一定的上檔壓力,筆者以為這應該是置換盤的最后一批貨源了;由于10月初的早期運作主力,錯誤地估計了該卡的存量,自以為8月封庫之后,市場流通量已被控盤,致使三次上攻10元以上,遭到公司截留貨源的阻擊,方才大夢初醒,無功而返;筆者在覺察到這一點之后,及時采取以退為進的操作方式,總算攤低了投入成本,并通過各種渠道和手段向參與者通報了市場的真實情況;通過交流,目前已經達成共識,通過一個多月的震蕩下行,公司貨源的消化,已經進入尾聲;國慶特種普通錯卡,與光柵錯片一樣,均為“國家郵政局發行”的國慶60周年特種雙郵資信卡,同樣存在“非法國旗”的客觀事實,不存在地方版別檔次不同之爭;至于其它所謂的未發行“中郵版”,明顯不屬于國家郵政的行政行為,而是標準的郵政企業的惡意行為,應該是國家郵政局緊急通知:09年10月1日起,各種加印片不得出現“國家郵政局發行”字樣之后,隨意杜撰的廢品,可以剔出在外。
為了顧全大局,以利團結,除光柵錯片和普通錯卡而外,對其它同類五花八門、錯綜復雜的品種,從此不再發表任何觀點與看法,該說不該說的都已經成為過去,事實目前,引發爭議,已經毫無意義;至少作為收藏品來講,是沒有什么正規與邊緣之分的,一切都要由收藏群體來實現其未來的真實價值;筆者預感:國旗錯卡系列中,肯定存在珍品,但絕不是沒有明文回收文件與國家郵政局都不予承認的玩意,包括國慶普通錯卡,由于重大的政治歷史題材,以其目前的市場流通量,也決定了其至多可以在大眾的追捧下,打造成為精品,而不可能會成為珍品;因為,除光柵錯片迅速明文回收,產生截留而外,這是唯一一個由“國家郵政局發行”的國慶60周年重大政治歷史活動,實寄消耗巨大的國慶特種普通版郵資信卡,目前市場流通的,只是剩余、回收部分而已;09年10月1日之后隨意加印,國家郵政局肯定是不會答應的,這與北京郵政廣告性質的企業片,有著本質的區別;從目前的交易情況來看,國慶普通錯卡,已經變得比較復雜,大致分為壓膜與無膜二種;至于包裝則發現百枚夾板塑封、普通袋裝與500枚夾板塑封三種;這就為運作者提供了,各種操作技巧的素材與理由,參與者理應從交易的便利性上,作出正確的選擇。
總之,市場的變化與筆者的判斷基本一致,熱點置換,將于本月7日無恥小版出籠之后,才能徹底結束,今天大盤的上漲,只是按捺不住的各路主力試盤而已,并非真正的正式啟動;真正的趨勢形成,還要看新的熱點,會產生什么樣的作用;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本輪秋季行情,介入資金量之大,實屬歷年來罕見,且均非善茬,大多都是對抗通脹、攜巨資有備而來淘金的主,再用以往的觀點與思維判斷各品種的走勢,肯定會出現嚴重的判斷性失誤,特別是實力資金重金參與的三輪生肖和絲綢系列,更要謹慎對待,以防造成雞飛蛋打的結局;利益面前雖無君子,但在一定的時期,也容易形成合力;只有在相對高位,才會產生分歧,甚是分道揚鑣;這也是筆者不愿加盟所謂實力團隊的根本原因,都是自己人,肯定不利于時機的準確把握,甚至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與誤解,這是得不償失的;我們來到這個復雜多變的市場,目的只有一個—賺錢,而不是千里迢迢出來“淘氣”的,所以,還是應該多交流、多溝通,善待他人為好;觀點不同,市場自會驗證,沒有必要視為仇敵,口出不遜;一味地制造摩擦,肯定會影響一個人的正常思維與心態,也不利于做出果斷的進退決策;機會稍縱即逝,每個人的反應速度快慢不同,肯定不能強求一致,還是順其自然的好;既來之則安之,萬事勉強不得;反正筆者是抱著寧可錯過(指紙幣),決不能做錯的心態,堅守郵票投資這塊陣地的;信心來自于始終如一的信念與堅實可靠的價值基礎,而非虛假的資金泡沫!作者:獨行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