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媒體報道中得知我國將在南極建立第三個科學考察站。由此使我聯想到我珍藏的一枚南極實寄封。
1994年的深秋,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得知我國第11次赴南極作科學考察的“雪龍”號將從我的工作單位——上海港民生路碼頭啟航,這時離啟航只剩兩天了。平時愛好集藏實寄簽名封片的我,真想借此機會得到一枚從南極實地寄回的簽名紀念封,可是時間倉促,來不及了!當時的懊喪心情真是難以言表!
半年后,1995年4月,“雪龍”號返回上海港,??吭诿裆反a頭。在單位組織的參觀“雪龍”號活動中,我親耳聆聽了船長、政委介紹南極考察情況,被科學家和船員們刻苦執著、不畏艱難的科研精神深深感動。在船上參觀時,我認識了一名船員,交談中我提及想要制作一枚南極實寄封的愿望,他熱心地一口答應了我這個郵迷的要求。我便滿懷欣喜地開始著手準備——先是了解相關信息,再是準備制封材料,又要設計封上的內容……幾天后,我再次來到“雪龍”號上,親手將信封交到那名船員的手中,并拜托他幫忙請科考隊員在信封上簽名后實寄。
好不容易盼到1996年的4月,“雪龍”號輪在完成了第12次南極考察任務后回到上海,再次??棵裆反a頭,我迫不及待地來到了“雪龍”號輪上,找到那位船員朋友。他告訴我:因我國尚無南極郵局,所以信封已于1996年2月26日在科考隊離南極時交智利國際郵局寄回國了,他問我收到了沒有?我一下子陷入茫然和不安中,心涼了半截。走水路的船都已經到了上海,走陸路的信卻還沒有到,肯定是在路上遺失了!盼了兩年之久的希望難道就這樣落空了?要是我國有自己的極地郵局該多好呀!
時隔半年,此事成為我的一個遺憾,被埋藏在心底。
1996年8月的一天,單位收發室的同志突然打電話找我,說是有我一封蓋滿紀念戳的信。難道是“它”?我立刻想到了那枚南極封。難道真會有奇跡發生嗎?我連奔帶跑地到了收發室。一看,?。」媸恰八?!那枚我日思夜想的南極實寄封完好無損地躺在桌上。當時,我驚喜得不知如何是好,只是對著收發室的同事連聲道謝!我小心翼翼地用紙將信封包好,捧回辦公室。
細細觀賞品味,封的正面(圖1)除了貼有智利為紀念該國赴南極考察30周年而發行的郵資相符的紀念郵票和智利南極站郵局日戳外,居然還蓋有另外5枚不同的紀念戳:“中國南極中山站”中英文日期紀念戳;“中國南極考察”中英文南極地圖紀念戳;“中山站”經、緯度地理位置紀念戳;“雪龍”中英文船圖形紀念戳和刻有“中國第12次南極考察首次實施‘一船二站’航行紀念”字樣的船、企鵝圖形紀念戳等。不但封的正面有如此之多的信息量,而且封的背面(圖2)還布滿了更為珍貴的62個人的親筆簽名。為信封簽名的是到達南極的中國地質學家、海洋學家、氣象學家及相關學科的權威科學家和“雪龍”號上的船長、政委、大副、二副等??粗矍斑@枚失而復得、又如此有紀念意義的實寄封,我頓覺此封的珍貴。
我反復欣賞著,不由又聯想起這枚實寄封從智利駐南極國際郵局出發,經過了多少國家郵政部門的手,一站又一站,一個國家又一個國家,翻山越嶺,飄洋過海,從冰天雪地的南極洲到赤日炎炎的大洋洲,再經過一望無際的太平洋,最終到達了風和日麗的上海,回到了我的手上,這其中有多少動人的故事??!我更感謝那位船員朋友為我制作的如此珍貴的紀念封,感謝62位科學家和科考船員對我集藏愛好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