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小學四年級時,父親將自己留存的老紀特郵票夾于筆記本中讓我翻閱,可算是第一次讓我認識了琳瑯滿目五彩斑讕的郵票世界,小時候我特別喜歡戴大沿帽的軍人,而在父親收集的郵票上我見到了令我神往的軍人形象。從那時候起我開始對郵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盡管我還不知道什么叫“集郵”。于是在父親不知的情況下我將夾在筆記本的郵票一一取下又用膠水一枚一枚緊挨著粘貼在一張張大信箋紙上,做作業時也讓同學們一起欣賞,一大張里面的郵票有汽車、蝴蝶、菊花、列寧、馬克思、體操表演等等,比起我常翻的連環畫精彩多了。也許是讓這種喜悅分享于同學的緣故,當時我擁有的幾十大張漸漸地少了許多。父親發現以后狠狠地教訓了我,無奈又將貼著郵票的大紙在父親的指導下一一撕下泡于水中,逐一分離,紙爛了,而郵票卻安然無恙,這時候我真搞不清這郵票難道不是紙么?父親告訴了我,郵票用的是一種特殊的紙就象鈔票一樣不怕水泡,哦!郵票原來是這樣的神奇。當時父親工作的單位在機關,而且星期天常常加班,每到周日我最喜歡坐父親的自行車去他辦公室做作業,看畫報(當時父親辦公室訂有人民畫報、解放軍畫報),然后就是在辦公室拾揀廢信封去撕郵票。每次回家將撕下的郵票泡在水中分離,然后取出放在奶奶燒水的水壺蓋上烘干藏夾于筆記本中。雖然沒有成套的,但也經常向爸爸辦公室的叔叔阿姨們索要廢信封上的郵票。我想,當時很多小朋友和同學還不知道郵票有這么多的奧妙與歡樂,我卻領略到了。
小時候我還有另一大受好就是讀書,當然首先是連環畫,因而逛書店是我假日和放學后的主要消磨的地方。記得在讀中學時有一次放學后在書店遛達,突然眼睛一亮,平放在書柜板上有一本《集郵》雜志,封面是我們祖國的國徽。好像是伍角一本,我馬上買了一本回到家連續反復翻閱了幾次,這本復刊號首期我一直珍藏至今,可惜的是,當時雜志插頁上哪些印刷精美的郵票,我沒有而且又喜歡便用剪刀逐一剪下當作真郵票夾筆記本細細品味欣賞。封面、封底已不存在,我真為當初的無知而后悔。以后我經常到書店去問、去等什么時候到《集郵》,也許是精誠所至,從那以后各期《集郵》我基本上都買到了。從《集郵》上我看到了一片新的天地。可惜中學畢業前忙于考大學,則放棄了集郵也沒收有時間顧及集郵了。好在這以后讀書仍經常跑報攤詢問有沒有《集郵》。我正式工作以后開始訂閱《集郵》但是總感覺訂的遠不如報攤上來的快,后來這幾年一直是報攤上買,這樣我可以第一時間讀到自己的心愛。現在從復刊后的各期《集郵》我均按年份用針線裝訂牛紙皮包封珍藏。《集郵》給我生命注入了樂趣,每期的《集郵》可以說我是每一個字反復讀閱,細細品味《集郵》所蘊含的知識使我受益無窮。再后來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便集郵使然而一發不止。
轉載自:大海集郵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lhz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