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11.16 影寫版
P11.5×11 30×40mm 50(10×5)
(1) 8分 郭沫若像 974.41萬枚
(2)20分 郭沫若在工作 568.66萬枚
設計者:李印清
郭沫若(1892—1978) 四川樂山沙灣人, 中國現代杰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鄧小平同志曾評價他是“為共產主義奮斗終生的堅貞不渝的革命家和卓越的無產階級文化戰士”,是“繼魯迅之后,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毛澤東思想指引下,我國文化戰線上又一面光輝的旗幟”。今年11月16日,是郭老116周年誕辰日,特在峨眉收藏沙龍組織活動紀念之。
郭老擅長書法,功底深厚,結體謹嚴,字形優美,點畫沉著,格調高遠,他的墨跡多次在郵票上出現。1958年6月28日發行的紀50《關漢卿戲劇創作七百年》小型張上,題寫“關漢卿戲劇創作七百年”,并作為票名印制在該套郵票圖案上;1959年4月1日發行的特31《中央自然博物館》郵票上,題寫“中央自然博物館”;1978年8月28日發行的T.29《工藝美術》小型張上,題寫“全國工藝美術展覽”;1978年10月22日發行的J.34《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的第一枚郵票上,題寫“中日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另外,郭老還為北京郵票廠題寫了廠銘印在郵票版票的邊紙上,至今仍在沿用呢。1962年5月25日發行的紀93《杜甫誕生1250周年》的第二枚郵票上的楹聯:“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也出自郭老為杜甫草堂創作的楹聯。
值得一提的,郭老1962年國慶前夕,特為學醫藥專業的集郵愛好者黃懷慶,在紀93兩枚郵票的邊幅上分別簽名,還在藥物學家李時珍郵票小型張上題詩曰;“采藥不辭艱苦,登山不怕猛虎。志在治病救人, 犧牲在所不顧。 人能利用自然, 人能改造自然。 人間化為樂土, 首在掌握必然”。該郵品已成為收藏中的珍品。
1982年11月16日,郵電部發行了J.87《郭沫若誕生九十周年》紀念郵票,全套二枚,圖案采用素描技法,分別為“郭沫若肖像”,“郭沫若在工作”。同時,樂山郵電局還刻制紀念戳一枚,供集郵愛好者加蓋。T.100《峨眉風光》郵票的發行日,選在1984年11月16日,這不是一種巧合,而是郵電部特意安排的。1992年郭老誕生一百周年時,樂山沙灣舉辦盛大的紀念活動,沙灣郵局特制《郭沫若誕生一百周年》紀念封一枚,這是集郵愛好者不可多得的郵品。
2005年9月,發行《郭沫若舊居》個性化郵票,選用個性化服務專用郵票《花開富貴》,即個性化郵票主圖采用“國色天香——牡丹花”,副圖分別選用“初出夔門時的郭沫若像”,“抗戰時期的郭沫若像”,“郭沫若舊居天井”,“郭沫若書法作品”,“綏山會館”等。沙灣區政府還和四川省集郵公司聯手,制作發行《郭沫若故里——沙灣》專題集郵冊,把研討沫若文化推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