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每年在春秋兩季舉辦郵品拍賣會。中國香港特區郵學會會長紀覺英昨日表示,金融海嘯之后,本月舉行的秋季拍賣會上,高檔郵品貶值達一至兩成,多者更達三成。其中,中國郵政八零年發行的一套四枚的猴年郵票,現每枚價值約四千元,整套共值一萬六千元,差不多比春季拍賣會時貶值一成。
該會副會長葉長青表示,市道不好,真正的「好東西」不會拿出來拍賣,也導致了收藏者購買意愿降低。他又說,自己每年在郵品拍賣會的消費至少二十萬,今年則縮水到十萬左右,個人收藏的郵品也貶值了不少。
經濟差削收藏意欲
在「食飯重要過集郵」的心態下,集郵發燒友的郵品消費額平均「縮水」五成左右。葉長青說,身邊的集郵愛好者每年都花一千多元,購買郵政局每月發行的全套郵品,包括新郵票、小全張、明信片等。但現時經濟不好,只會選擇部分郵品購買,每年消費也降至五六百元。亦會減少購買郵品送人。不過,集郵仍不失為一種好的理財方式,還可陶冶性情。葉長青說,郵票較股票保值,跌幅不大,長遠來看較為保值和穩定。并希望此次集郵展能提高市民的興趣,促進集郵活動。
本屆集郵展于本月二十七、二十八日舉行兩日,其中一百件郵品中不乏珍品。最昂貴的要數五組清代郵政干支戳,估價在一百萬左右。記錄了一九零三年最早的干支日戳,并展示了大清郵政日戳演變的歷史,十分珍貴。
現年七十八歲的集郵愛好者林之萬的郵齡有二十來年了,他向記者興奮地展示他的「寶貝」──香港郵政署從八六年起推出、由兔年生肖至虎年生肖連續十二年發行的第一套生肖電子卷標,這些卷標直至九八年才停用。
其中,林之萬最愛的要屬一張豬年卷標,錯將「Hong Kong」(香港)印成「Kong Kong」(港港)。林之萬說,「這些錯體卷標可遇不可求,有人給我五萬我都沒賣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