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職業郵商。作為一個上班族,由于愛好郵票,積攢郵票,繼而研究郵票,還由于有點閑錢,參與郵市投資,想想已有十幾年,先后介入郵票品種上百個,郵市熟悉朋友知道,我沒有在任何一個品種上賠過一次錢,即使在郵市最低迷時期,也做到了逢戰必勝。個別品種介入后小有不順,也有能力力挽狂瀾,變不順為大勝。能被大家記住的戰例可能不下一二十次,有的堪稱經典。所有投資基本都是在最低點和次低點介入,在距歷史階段高點尚有很大空間時出局,最多的品種回報達到投入資金的數十倍。唯一的一次不太理想,是投資建黨小版。本來十分看好,但由于郵政發行政策突變,大量發行小量小版品種,即傳說中的零三零四小版,使建黨小版由“短腿"變成了“長腿”,不得不在剛有點斬獲時便放棄。但即便如此,建黨小版也比同期短腿小版表現好得多,比如當時三版建黨小版換不來一版昭陵六駿,而現在,一版建黨能換一版多昭陵六駿。說明了我對這個品種的判斷正確。政策變化我輩不能左右,唯一能做的是研究適應。我對郵票市場這樣定義:一個極不規范的、被有關行業部門玩弄于股掌的、以撈錢圈錢為目的的、不擇手段坑害郵人的、令人傷心惡心厭惡透頂之地。如果誰對郵市的未來充滿希望,只能說他還相當幼稚且必定付出代價;但同時這又是一個充滿誘惑,充滿機會,充滿刺激的、不停的在創造神話的場所和樂園。就像歌里常常唱到的那個女人一樣,讓我歡喜讓我憂!這里好人占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善良本分者絕對是主流,品行在這里絕對需要注意,誠信絕對不比任何商業市場欠缺。可以說柜臺里藏龍臥虎,過道上騰蛟起鳳,最最不行的也是人精。文化、智慧、人格,眼力、魄力、實力,在此絕對大有用武之地。特別是郵識必須得懂,腦子必須得動。運作得好,股市怎比這里刺激之萬一。再加上郵市投資確有規律可循,有志之士大可大顯身手,百戰百勝并非難以做到。
我投資郵票,第一研究政策,從中尋找戰機;第二研究品種,從中選擇戰場;第三研究大勢,從中把握進退。我投資郵票,第一不參與最熱的熱點。由于熱,價必高;稍不熱,價必跌,久不熱,價沒了。我選那些現在不熱,將來必熱的品種。由于不熱,價才低;稍微一熱,價必漲;持久一熱,價會暴。第二我不買人氣最旺的品種。道理同上,物極必反,圓極必虧,旺極必衰。第三我不買價高的品種。那些因為炒作虛高的自不必說。就低價位品種而言。同是一套票,我選面值最低的。最好是單枚的。花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猴票面值僅八分,比那些高面值的大套票漲得一點都不差。第四,我很注意看那些推薦文章,我很多品種就是聽人家的推薦后選定的。主要看其分析得是否有道理。對于那些只有個標題,不作任何分析的推薦文章,我也會牢牢記住他推薦的品種,以防不小心買到。第五我不買那些沒有消耗作為支撐的郵票。大家知道,我的理論就是“消耗為帝”。是在王仁亮先生“發行量為侯、題材為王”基礎上提出來的。多年前我就注意到了“產品消耗”這個渠道,現在市場終于叫響了“產品票”這個名稱,從去年以來的郵市發生根本好轉,功勞非“產品票”莫屬。有的有心人因勢利導,試圖借機炒作一些自己套牢的東西,也無可厚非。大家不妨參與,但記得早下“電梯”。從一層到二層最多三層就下。因為到下行時電梯門不開,直達地下三層。我投資的郵票,必須名列網上那些產品票收購貼,必須有市場那些用戶不停的找,不用計較他們收購價的高低,有收購就會有上漲,漲了就很難再下來。這和炒作性的收購完全是兩碼事。拿著這樣的票心里才踏實,漲不漲都不慌,一旦用戶收購不到,價格就會小漲,一旦總是收購不到,價格就會暴漲,而且是暴漲了還要暴漲。為什么,因為即使暴漲了,并沒有有效緩解供需矛盾,像房價一樣,剛性需求仍在。很快就要進入這個品種價格的“快速增長期”!
現在郵票市場有一些誤區,在此說兩點:第一,所謂郵票里有“精品”,什么要投資精品,支持精品等等。郵票是印刷品,不是一枚一枚用手畫的,不存在什么精品,有的只是珍品或珍郵。至于投資所謂精品是不是一定比投資其它好,可以去問問汽車經營商,為什么不全部經營奔馳和寶馬!第二,做多的是英雄好漢,做空的是漢奸軟蛋。我真懷疑,這種理論是不是郵政企業帶頭提出來的。因為只有郵總才更喜歡郵人一味做多,而永遠不要做空。我覺得,在某一階段堅決做空,做得郵總根本就沒辦法賣出和訂出一枚郵票,對于挽救郵市可能比傻乎乎的做多要有用得多!對于市場借貨做空或者用投資者寄存的貨做空,我想也不必指責過甚,郵商都不容易,此舉既冒風險又欠人情。至于怕人家做空把行情打下去,我認為更不必,維持虛假行情于投資者有什么益處?倒是自己手里的品種總是經不起做空,是否考慮換點別的?
當前郵市初起,場外如我輩非職業投資群體應選些什么品種:我認為,資金安全應放在首位。所買品種不經郵市大潮也能穩步上漲,遇上郵市大潮賺得找不著北。拿在手里舍不得賣,感到賣不賣無所謂反正越放越值錢。要達到這個要求,從題材上來說,建黨題材郵票應為首選,建黨是題材之王,永遠放在第一位。建黨題材即使在郵市最低迷時也沒有打折票出現。只要是我黨執政,就不用擔心別的比這個好。第二是其它政治題材,第三是體育題材,但回報會不如建黨題材。從時間段上來來考慮,推薦早期編年郵票。九二至九六年最佳,這段時間的郵票,曾經最為垃圾,打折幅度最大,因此經歷了打折票寄信消耗,而這之前的郵票雖也打折扣,但沒有低至用以寄信的“低度”,所以未經通信消耗。第二,經歷了國家郵政幾次大規模的銷毀。而此前的郵票不論價位高低,都未入銷毀之列。這是大家所共知的。第三,九六年以后發行的郵票雖也經消耗和銷毀,但相比較而言,畢竟年代稍短,少了幾年自然沉淀。總之九二至九六這五年間的郵票相比較消耗量最大,存世量相對最少。前兩年北京的朋友受產品票用戶之托收購主席、孫子兵法、共創未來、十四大、宋慶齡、七運會等等,高價掛牌半年之久,均未完成征購數量,最后產品計劃用方連的改用了單枚。
這五年的郵票選那些最好?首先排除大套票。為何?大套費錢。即使是兩枚一套的也要放棄,因為即使就兩枚,也比一枚費錢。其次排除面值高的。為何?也是費錢。最后剩下十八個面值為兩角的單枚郵票,沒比這更省錢的了,但還要進行篩選。為什么?追求最大效益!首先從發行量考慮。八屆人大發行量1.9億,地質、議會和鐵餅三個品種均為三千多萬,按照同階段相同比例消耗,顯然應該放棄八屆人大。再從從市場形象考慮,殘運會、光纜兩個品種一直表現很肉,可以考慮放棄。還有一個品種,題材和設計絕佳,市場形象絕好,也正因為如此,此票從未走進寄信行列,銷毀也都舍不得,造成存世量相對偏大。這就是小鐵餅。建議初期放棄,有大潮時搶入。說實話放棄以上這四個品種,實屬忍痛割愛。剩下的由大家自己選擇,不論選那套,都符合前面提出的要求。不怕價高的,可以介入十四大、共創未來,郵市有一基本規律就是強者恒強。不怕價低的,介入伍毛錢以下任何品種。可以大膽買量,用不了多久,也不用炒作,這個板塊不會有一元以下的票,包括上面排除的四個品種。追求暴利的不妨提前埋伏兩個發行量最少的品種,議會和地質,按比例消耗,他們的存世量應最少,同時又是絕佳題材產品票。還有七運會集多種優勢為一身,是最為有潛力之品種,前期市場形象最好,流動籌碼最少,一旦啟動將難以抑制。而延安、黃埔軍校、焦裕祿、楊虎城、媽祖等將面臨重大活動用票,產品票商戶收購價一周幾變,不可不察。作者: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