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拿郵件的時候,見到一枚大規格的信封,上面有2009中國世界郵展的徽記,當時并沒有在意。回到辦公室,仔細端詳,出乎意料,這枚封竟然是中國著名郵票設計家李慶發老師寄給我的,意外驚喜。翻看著這枚實寄封,心中很是激動。這是中國集郵總公司和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郵票印制局聯合印制的的“博覽2009世界郵展,共慶祖國60華誕”紀念封,封的正面是李慶發老師畫的“晉祠周柏”,從題款上看出是李老師2009年在山西太原的晉祠所畫,表現了嶙峋的古柏雖逾三千年而依然郁郁蔥蔥的景象,忽然想起李慶發老師是郵票設計家,當然美術功底十分了得啦。封的背面是李慶發老師的簡介和他的光輝形象。很喜歡李老師的雕刻和設計的郵票,獲獎的就別說了,集郵者都喜歡,他參與的華山、衡山、恒山、嵩山郵票,中國郵政百年、還有去年的《京杭大運河》。
認識李慶發老師實屬偶然,8月16日,《民間傳說——牛郎織女》發行,因為邢臺的天河山是“中國愛情山”,邢臺是“中國七夕文化之鄉”,因此經河北省有關部門批準,在這一天舉辦了隆重的郵票首發式,邀請中國著名郵票設計家李慶發老師和郵票設計師董琪老師蒞臨活動現場,為牛城的郵迷們簽字,引得眾多的集郵者奔走相告。由于郵迷們太熱情,我被抽調到李老師的簽名處,幫忙維持秩序,能夠近距離與設計家接觸,機會不是常有的。期間在李老師休息的時候自然少不得要合個影了,在聊天的時候,說到了郵票的雕刻和設計,李老師的得意之作莫過于“董必武同志誕生一百周年了》。
活動結束后,利用返京的間隙,陪同李老師走馬觀花看邢臺,參觀了千年古寺——開元寺,以及邢臺八景之一的清風樓、道德經幢,同時將邢臺的歷史簡要介紹給李老師。此前李老師已經參觀過邢臺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英談,所以對邢臺情況比較關心,提了許多建議,尤其是對外宣傳方面的,因為邢臺有那么多秀麗的風景、時間久遠的古建筑,應該加強對外宣傳,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現在人們說起邢臺,還停留在六六年大地震上,其實這樣讓人產生不好的印象,應該多從現有的、正面的形象上去宣揚。李老師還說雖然他設計了京杭大運河郵票,沒想到大運河的疏通者郭守敬的家鄉,還有這么美麗的風景。
當李老師知道我從事集郵協會工作時,便詢問了邢臺集郵協會的一些情況,當聽到邢臺集郵協會每周的會員活動日堅持了十年的時候,很贊成這種做法。當聽到每月還有“新郵講壇”時,很是關心集郵者對郵票,尤其是新郵票的看法,我如實向李老師匯報。
相聚的時間雖然短暫,但從李老師的言談舉止中,能感覺一位郵票設計家獨到的見解。在站臺上候車的時候,我談了對當前紀特郵票的看法,其中有些觀點得到了李老師的贊同。當北去的動車發動的時候,向李老師發出邀請,希望李老師再來邢臺。作者:聞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