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珍珠(1892年6月26日-1973年3月6日),美國著名女作家。賽珍珠在出生后僅3個月,就被父母帶到中國江蘇鎮江。賽珍珠從小就和中國孩子一樣,接受中國傳統式的私塾教育。17歲那年,賽珍珠回到美國,進梅康女子學院攻讀心理學,畢業后又來到中國,1918年,26歲的賽珍珠與新婚丈夫布克來到安徽宿州。而此時,美國教會正在宿州大河南街創辦了“福音堂”、“啟秀女子中學”等,賽珍珠就在“啟秀女子中學”任教師。
當時的賽珍珠,很快就融入了宿州生活,她雖然是個外國人,但卻是個“宿州通”。在宿州長達五年的生活中,賽珍珠隨夫助農,深入了解了宿州農村,了解了宿州這塊神奇、充滿苦難的農村,掌握了豐富的創作素材。正是從宿州這塊土地上汲取營養,使她走上了輝煌的創作之路。1931年,賽珍珠以宿州城北黃莊農村為背景創作的長篇小說《大地》》(The Good Earth)出版,第二年,《大地》獲得美國普林斯頓文學獎,成為第一位獲得普利策小說獎的女性;1938年,又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她是唯一同時獲得普利策獎和諾貝爾獎的女作家,作品流傳語種也是最多的美國作家。《大地》獲諾貝爾文學獎其獲獎理由是:“她對于中國農民生活的豐富和真正史詩氣概的描述,以及她自傳性的杰作。”賽珍珠在瑞典學院為她舉行的頒獎儀式上深情的演說:“我在考慮今天要講些什么時,覺得不講中國就是錯誤……我的祖先在美國,但恰恰是中國小說而不是美國小說決定了我在寫作上的成就。我最早的小說知識,關于怎樣敘述故事和怎樣寫故事,都是在中國學到的。今天不承認這點,對我來說就是忘恩負義。”
賽珍珠對中國,對中國文化,感情是何等的深厚真摯可見一斑!
1992年6月26日,值賽珍珠誕生100周年之際,美國特發行紀念郵票1枚。而在此前的1977年巴拉圭曾發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郵票1套8枚,其中第3枚為賽珍珠,圖案為中式帆船和賽珍珠頭像。另外1978年剛果(布)和帕勞2001年也分別發行“諾貝爾獎得主”郵票,其中均有賽珍珠美麗的身影。來源:情融丹青 魂系方寸http://blog.sina.com.cn/wgm13085547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