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湖北的朋友寄來的明信片,加蓋了一枚“湖北印象”的宣傳戳,又見到了“馬踏飛燕”。
當見到“湖北印象”的時候,忽然想起每天早上看央視,諸如“好客山東”、“老家河南”、“京畿河北”、 “七彩云南”、“大美廣西”之類的電視旅游宣傳片,許多省市將全省的旅游資源整體打包,做成一部風光名勝宣傳片,利用媒體的優勢,將瑰麗的風光展示在人們的面前。再仔細端詳這枚宣傳戳,“湖北集郵與旅游藏品展”,將集郵與旅游結合起來,很有獨創性,畢竟集郵有著百科全書的稱謂。
其實將集郵與旅游結合,已經不是首創,2004年的香港亞洲郵展的主題就是“觀光”,并在郵展之中舉辦論文研討會,主題也與旅游有關。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組織近百人的集郵交流團到香港和澳門觀摩郵展、開展學術研討并與港澳臺的集郵家進行了交流。集郵學術研討會上宣讀了17篇論文,其中集郵聯選送的《走出郵政史研究的誤區》(許慶發)、《旅游因集郵而精彩》(宋曉文)、《集郵與旅游,相得益彰》(林軒和黃玉魁)、《中國旅大天安門圖50元郵票版式研究》(劉廣實)、《促進集郵與旅游的聯姻》(駱慶明)和《漢口五國租界“客郵”始末》(陳波)6篇論文在會上宣讀。這次集郵交流活動是全國集郵聯第一次在海外參加主辦的學術研討活動,也是集郵與旅游結合的一次嘗試。我有幸作為其中的一員,參加了本次活動,也體驗了一次集郵旅游之旅。
祖國的山山水水,壯麗逶迤,一個人不可能在一生中將祖國的山水踏遍,但凡有著名的風景名勝,一定會出現在國家名片上,集郵的好處就充分體現出來,足不出戶,游覽祖國的名山大川。當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走出戶外,到大自然中,則是另外一種風情了。同樣是旅游,集郵者的行為是與眾不同的,他準會“帶”著郵票去旅行,這個“帶”是記在心里的,已經那些知名的風景名勝通過郵票,已經深深印在集郵者的心里。而且集郵者的旅行一定會帶著“目的”去旅行,他要看看自然界中的名勝與郵票上是否一樣,就想賴景耀、林軒、王威、沙正華的3U團,還有新近成立的網絡集郵聯誼會的成員們,集郵是其中的一項,旅游、交友缺一不可,只不過“網郵團”的成員們還多了一個網游。作者:聞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