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新對市場有害無益,這已經成為市場人們的共識,堅決抵制炒新是市場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表現,也是行情繼續向好的堅實基礎。
炒新的市場基本規律是暴漲暴跌,所造成的后果是使市場的有限資金不斷流失,使人們對市場的信心不斷的遭受重創,參與其中的絕大多數人最終總是要以慘兮兮的敗相而告終。
然而,市場似乎就是在人們普遍對新郵深惡痛絕,堅決抵制炒新的氛圍下,又在不知不覺地產生著新的先知先覺者們,行書昆曲小版近期的市場表現不知是否能對此給予注釋。
新郵固然可惡,但新郵中也不乏有當局要刻意打造的精品。反觀第一個不甘膠小版第一個絲綢版票,第一個絲綢型張等,無論新與舊,其市場價值好象都在面值的五倍以上。對于后續題材綿長,設計版式 選材質的具有開拓意義的品種我們似乎又不能一棍子打死,其實也不可能一棍子打死。
事物總是要辨證的去看待,新與舊總是相對的。舊是從新走過來的,新的東西總歸要成為舊。“金猴”固然金貴,但他處于新時認識她的人應該不多,“非典”也經歷過暴炒暴跌的歷程,但金子總歸是金子。我們到這市場來,不是來怡情尋樂就是來投資掙錢的,多作些反思,可能會使我們所付出的代價成本要少得多。
認識總歸是要有個過程的。上千萬量的二輪生肖尚且能從1000元左右漲到3000多元那么一兩百萬量的三輪生肖其后勢表現當然不俗,即使套住了,5年后配套用,其升值空間不會少于兩倍吧。近期三輪生肖的市場表現就是人們對其認識過程的客觀反映。
第一個宣紙小版——行書和第一個多媒體戲曲小版——昆曲后市會怎么走,我們尚不能知曉,但他們目前的走勢應該引起我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