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號品名: T53 桂林山水
發(fā)行日期: 1980.08.30
發(fā) 行 量: 150萬
全套枚數(shù): 8
全套面值: 1.78元
發(fā)行價格: 1.78元
郵票規(guī)格: (1-4)規(guī)格62*26mm(5-8)規(guī)格26*62mm
齒孔度數(shù): P11.5
設(shè) 計 者: 程傳理
印刷機構(gòu): 北京郵票廠
印刷版別: 影寫版
備注資料: (1-4)版式40(5*8);(5-8)版式40(8*5)
桂林在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東北部,因其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自古以來便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稱。桂林諸山尤如平地拔起,奇峰羅列,猶如玉筍、翠屏、巨象、駝峰等,形態(tài)萬千,景色秀麗。山多巖洞,洞內(nèi)石乳、石筍、石柱、石幔、石花組成各種景物,奇態(tài)異狀,琳瑯滿目,洞景山色,巧奪天工。有獨秀峰、疊彩山、伏波山、象鼻山、南溪山、蘆笛巖、七星巖等名勝。漓江是桂林的主要河流,象玉帶般環(huán)繞城區(qū)。桂林至陽朔沿江一帶,群山峭拔、綠水迂回,景色清幽,構(gòu)成長達(dá)百里的美麗如畫的山光水色,是中國著名的風(fēng)景游覽區(qū)。
本套郵票共8枚。郵票設(shè)計者采用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的技法,用八幅畫面表現(xiàn)桂林的自然景色。(1)“珠洞劍石”,突出表現(xiàn)溶巖洞天生而成的巧妙。(2)“三山遠(yuǎn)眺”。圖中右邊是象鼻山,山形酷似一頭伸鼻于江中汲水的大象。山頂平展,有明代的普賢塔,遠(yuǎn)看似寶瓶,故稱“寶瓶塔”。在象鼻與象腿之間,有個穿透的大洞,象一輪明月浮在水面,得名“水月洞”。江水貫流,可過小艇。左面是穿山月巖,山峰有個通透的大洞,形似明月高掛天空。中間獨立的小山,因山頂有寶塔而稱寶塔山。(3)“九馬畫山”。是漓江岸邊一巨大平直的峭壁,面向江水,上面密布各種顏色的石紋,宛如巨幅壁畫,仔細(xì)看,壁上似畫有姿態(tài)各異的駿馬,形象逼真,畫山有九座山峰,好象九匹高頭駿馬在嘶風(fēng)長嘯,雄奇美妙。(4)“古榕白鷺”。田野中挺立一株大榕樹,樹旁有古渡。(5)“西山夕照”。西山指屏風(fēng)山,在落日余輝的照耀下,石色丹黃、山色如黛,山峰拔地而起。在晚霞中的群峰綺麗無比。(6)“漓江月夜”。月下的漓江象是披上一層輕紗,分外迷人。(7)“瀑水古渡”。畫面上古樹濃蔭,蒼巖壁立,渡口臨水處有一塊天然磯石,江中渡船駛向岸邊,有如一幅天然畫卷。(8)“陽朔景道”。這是游漓江的最后一景。圖中右邊為碧蓮山,在山腰傍山依水有一條登山游覽的“陽朔景道”,用紅綠相間檳榔石鋪成。山麓建有鑒山樓和迎江閣。這八幅畫面把桂林山水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極為和諧、自然。
(1)8分 珠洞劍石 1500萬枚
(2)8分 三山遠(yuǎn)眺 1500萬枚
(3)8分 九馬畫山 1500萬枚
(4)8分 古榕白鷺 1500萬枚
(5)8分 西山夕照 1500萬枚
(6)8分 漓江月夜 1500萬枚
(7)60分 瀑水古渡 150萬枚
(8)70分 陽朔景道 150萬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