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話、電子郵件逐漸進入普通百姓的生活,明信片逐漸淡出普通百姓的生活并進入收藏領域。由于明信片有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紀念意義,通常發行價格也不高,因此擁有一批較為固定的收藏者。“今年大事多,我特別關注今年發行的明信片。僅從紀念的角度來說,今年的明信片也很值得收藏。”近日,記者在南寧市新華街郵幣卡市場見到了前來購買二手明信片的青年收藏愛好者小劉。小劉說,前段時間她特意購買了三套《北京2008奧林匹克火炬接力境內傳遞郵資明信片》(每套114枚)作為收藏。現在隨著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紀念日的臨近,她又想到了尋找具有“廣西元素”的二手明信片,可惜無功而返。
記者在南寧市新華街郵幣卡市場上了解到,近期像小劉這樣來尋找“廣西題材”的明信片收藏者不少。他們當中有的是因為今年盛事大事密集而收集明信片,有的則希望趁著50大慶這個好時機購入過去發行的明信片,作為一種有價值的收藏。據記者了解,目前收藏市場上流通的“廣西題材”的二手明信片不多,知名度較高的當屬1988年12月發行的《廣西風光》風光郵資明信片。該套明信片分為A、B兩組,兩組圖案相同,每組10枚。A組為國內郵資,面值4分;B組為國際航空郵資,面值130分。由于20年前人們的收藏意識不高,因此集齊該套明信片的人很少、該套明信片在二手市場上價位也不高,僅達到過每套一百多元而已。明信片收藏者老王認為,趁著50大慶的契機和市場價不高,如果能低價收藏到這套明信片,投資潛力不錯。而凌克武則認為,從市場多年的成交情況看,大多數明信片的收藏價值大于投資價值,因此明信片收藏要理性,避免盲目炒作。
三類明信片可關注
盡管大多數明信片的市場價值都不高,但業內人士認為,有三類明信片具備收藏潛力,以投資為目的的收藏者也可以關注。
第一類是是普通郵資明信片。有的收藏者認為,紀念郵資明信片、特種郵資明信片、風光明信片等印制精美,發行量少,增值快,因此他們不收集普通郵資明信片。其實,普通郵資明信片雖使用時間長、發行量大,但常有不同的版式和印次,收集這類普通郵資明信片,有利于編組郵集。況且,我國現今發行的普通郵資明信片種類多設計精美,具有一定的收藏和紀念價值。
第二類是免資明信片。免資明信片是郵政部門在特殊時期、特殊情況下發行的一種未印郵資的郵品,它真實地反映了特殊時期的郵政史。有的收藏者認為它不是正宗郵品,不應該收集。其實,免資明信片發行量少、使用時間短,收集起來有一定難度,這就使有的免資明信片如今擁有較高的市場價。如1929年發行的西湖博覽會免資明信片,全套36枚,業內估計目前海內外擁有全套該明信片的人不足10人。該套明信片上世紀90年代在上海拍賣時,成交價就高達42000元;在今年上海春拍中,該套明信片成交價則攀升至64960元。
第三類是錯體片、變體片。有不少人認為錯體片不值得集藏。其實,從郵政窗口正常售出的錯體片、變體片十分稀少,最著名的錯體片有《中銀大廈》和《貴州風光》,這兩種錯片現已成為明信片家族中的珍品而價格不菲。此外,各種錯色、漏色變體片及十分罕見的倒印片也值得人們關注。
品相好壞決定價值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收藏明信片時,需要注意明信片的品相,因為明信片品相的好壞,與其收藏、研究價值和市場價格息息相關。收藏者對明信片品相的要求雖然不像對郵票那樣苛刻,但也有一個約定俗成的標準用于在收集實踐中作為品相優劣的判定。比如在購買新發行的明信片時,要注意看看明信片的四個角是否被戳而不尖。尖角被戳損是新片中常見的瑕疵。如果收集未實寄的新片,那么先看其紙面是否干凈。品相不好的極點便是殘片。實寄明信片的品相有時難以達到四角尖尖、四邊平齊、紙面干凈這些標準,在外觀上只要沒有折痕、撕裂、殘缺、臟污等等“重傷”,在拍賣會上作為拍品已可視為上品。
為了保持好的品相,明信片的保存也很重要。網名“呂小泥巴”的明信片收藏者就有一個實用的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明信片定位冊存放明信片。定位冊在市面上不難買到,使用起來很便捷,跟把郵票放進集郵本一樣簡單。但是“呂小泥巴”發現,由于定位冊有固定的規格,一些設計尺寸新穎的明信片放不進去,于是他想到了另一種方法,即使用普通的帶塑料膜內頁的A4文件夾進行存放,一樣能達到防潮防蟲、便于分類、便于欣賞的要求。“我喜歡整理后翻看的時候,連明信片背面的文字也能看得到。而大部分定位冊可能做不到這一點。文件夾不但價格便宜,一本幾十頁的文件夾才幾元錢,比定位冊便宜多,而且存放起來也節約空間”“呂小泥巴”認為,收藏需要耐心和細心,如果收藏者在收藏過程中能動腦筋減少成本、節約存放空間,那么就會給收藏增加不少樂趣。作者:生活報記者 房敏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