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6年11月1日到2009年10月9日,中國共發行了四期賀年專用郵票及其小全張,總共有九款。其設計褒貶不一。現談談我的看法:
1、2007賀年專用郵票:第一枚《年年有余》總體設計一般。兩條鰱魚相擁而躍,點出郵票主題。但畫面缺乏動感,兩條魚的外輪廓像個老人頭。色彩比較單調。可以打65分。第二枚《賀新禧》沿襲賀年郵票美術字設計傳統,而三個字共用一個“示”,使得整體和諧而有新意,設色也比較豐富。可以打75分。
2、第一套賀年郵票小全張(小燈籠):畫面整體小燈籠的設計,匠心獨運,將郵票和過橋融為一體,畫面充滿喜氣。中間“丁亥大吉”點出年份,加強了賀年的氣氛。在賀年郵票系列中堪稱經典。應該打95分。
3、2008年賀年專用郵票《喜臨門》:畫面為一只登梅的喜鵲,有剪紙效果,很象賀年的窗花。由于羽毛上有專用油墨,也為畫面增添喜氣。只是個性化專用郵票也有一類似題材,賀年郵票沒有能夠突出出來。可以打70分。
4、2008賀年專用郵票小全張:附票單獨看都不錯,只是被簡單地組合,整體郵票和附票雖融合較好,但構圖比較單調。可以打75分。
5、2009年賀年專用郵票《花開富貴》:正如其票名一樣,畫面喜氣洋洋,牡丹邊緣都有金線勾勒,色彩豐富,特別是在紫外線照射下,發光油墨的采用再加上熒光碼,使得畫面熠熠生輝。郵票設計應當打85分。
6、2009年賀年專用郵票小全張:試圖打破結構的單調,而照搬了第一套中字型設計,但畫面被切割不統一,色彩雖豐富卻零亂。只能打65分
7、2010年賀年專用郵票《迎春納福》:增加了雪松、爆竹等圣誕、春節元素,第一次在郵票上使用了年號“庚寅”,突出了賀年郵票的賀年性。美術“福”字倒立,且用紅飄帶組成,增加了字體的動感。只是各個元素僅僅是簡單的堆砌,設色以紅白為主,也很單調。可以打70分。
8、2010年賀年專用郵票小全張:以賀年郵票和郵政廣告語的附票組成如意,有統一的整體構思。但郵政廣告語放在與郵票同等重要的位置,喧賓奪主,比較扎眼。特別是小全張的尺幅被莫名其妙地加大,使得如意結反而顯得瘦弱,缺乏飽滿的精神。只能打60分。
真期待2011年的賀年專用郵票極其小全張能象賀三票和賀一小燈籠一樣,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