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東北郵電管理總局于1947年4月4日發行的“四四”兒童節紀念郵票。家藏多年的這套郵票一共3枚,面值有東北幣5元、10元、30元,分別為粉紅、淺綠、橘黃三種顏色,圖幅規格29×22毫米,膠版,水印絹絲紙質。張修平設計圖案,由哈爾濱廣發印刷所印制。郵票主圖是一隊前進的少年兒童,領隊的頭戴解放軍帽,另一孩子手執飄展的旗幟,旗上寫有“兒童擁軍慰問隊”字樣。5名兒童均身著長袖襯衫、短褲,斜挎書包或紅十字藥箱,精神抖擻、意氣風發。旗幟上方自右向左印有“四四兒童節紀念”字樣,呈半弧狀。票圖以劇場舞臺邊框為飾,上首留白處寫“東北郵電管理總局”八字,下底有“中華民國三十六年” 一行字對應,面值分別標注于郵票四角。這是我國最早發行的一套兒童節紀念郵票,距今已有62年。
“四四”兒童節是1931年確定的。20世紀30年代以前,當時中國還沒有兒童節,兒童生活似一個被人遺忘的“角落”。1925年在瑞士日內瓦召開了“兒童幸福國際大會”,54個國家參加,通過了“日內瓦兒童保障宣言”,會后,各國政府開始重視兒童,紛紛確定兒童節。1930年10月12日,天津一些有識之士倡導舉辦了我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兒童運動會”,各地也相繼效仿。1931年經上海中華慈幼協濟會建議,經當時國民政府批準公布每年4月4日為兒童節。1949年11月在莫斯科召開的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為保障全世界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反對帝國主義戰爭販子對兒童的虐殺和毒害,決定每年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規定六一國際兒童節為中國兒童的節日。1950年3月30日,教育部發出通告,規定6月1日為兒童節,廢除舊的“四四”兒童節。
新中國成立前,解放區一直沿用“四四”兒童節。1940年4月,毛主席在延安首次為兒童節題詞“天天向上”。1941年4月,毛主席再為兒童節題詞“好生保育兒童”。1942年4月,毛主席三次題詞“兒童團結起來,學習做新中國的新主人”。東北解放區十分重視兒童節。1947年兒童節前夕,哈爾濱召開了兒童團成立大會,提出口號是“兒童們團結起來,學習做新中國的小主人”。為紀念節日,1947年3月31日新華社東北分社還發了專電。東北郵電管理總局時駐哈爾濱,為印制四四兒童紀念節郵票,向社會征集兒童節郵票圖案,后因時間緊迫,郵票設計畫版任務落到了承制這套郵票的廣發印刷所張修平身上。1947年4月4日,東北郵電管理總局按時發行了四四兒童節紀念郵票。
郵票畫有高舉慰問隊旗幟的兒童列隊行進的圖案,表現出解放區兒童參加擁軍優撫各種活動的積極形象。東北解放區兒童團成立后,一切活動都緊緊圍繞黨的中心工作,宣傳、教育、組織少年兒童勞軍慰問傷員,為前線戰爭服務,參加土改,參加社會調查,利用假期開展各種義務勞動。在農村開展小先生運動,站崗放哨,查路條等等。1947年,人民解放軍圍長春打四平,戰斗激烈,勞軍、接送護理傷員成為兒童團的主要工作。兒童團員護理傷員,幫助倒屎倒尿,給傷員洗手洗腳,喂水喂飯,在勞軍中發揮了重大作用,深受傷員歡迎。兒童團的活動很多,形式多樣,除護理外,還演節目,到傷員住處送慰問品,發動兒童們制做慰問袋,寫慰問信。郵票上的圖案是東北解放區兒童學習生活的真實寫照,它將不斷激勵新一代兒童,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努力做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的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