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發行的普通郵票中,面值最小為半分;面值最大為20元。
發行的特種郵票中,面值最小為2分,面值最大為5元。
發行的紀念郵票中面值最大為2元。
建國后發行的第一套郵票是1949年10月8日發行的《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共4枚。
發行的特種郵票中,枚數最多的一套,是特4“廣播體操”,共40枚。
發行的紀念郵票中,枚數最多的一套,是J8“勝利完成第四個五年計劃”,共16枚。
發行的紀、特種郵票中,只有一套正方形郵票,是紀7“第一屆全國郵政會議紀念”。只有一套三角形郵票,是紀10“保衛世界和平(第二組)。
中國第一套小型張郵票,是1956年1月1日發行的紀念33《中國古代科學家》。
第一枚小全張是紀47《人民英雄紀念碑》小全張。
第一次發行無齒孔郵票,是紀64《梅蘭芳舞臺藝術》紀念郵票。
第一套票中票是《中華全國集郵展覽》紀念郵票。
第一套福利郵票是《兒童》附捐郵票,共2枚。每枚面值都是8加2分,其中的8分仍為郵資;另2分是購買者通過郵局捐贈給兒童福利基金會,用于兒童福利事業,因此,這種郵票不是當十分面值使用。
第一套雙畫面郵票,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三十周年》紀念郵票中的第二枚J119(3-2)。
第一次發行小版張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展覽會》,小版張上印有12枚郵票,一套2枚,有2個小版張票(J59)。
第一次發行航空郵票是1951年5月1日,圖案是天壇祈年殿和飛機。第一個小本票是1980年6月1日發行的《童話——咕咚》,內有2套,每套4枚,橫五連,最末是附票無面值,也是中國第一套帶有附票的郵票(T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