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一張郵票的方寸之間展現上海世博會的風貌、并將其與法國館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是法國設計師讓-保羅·庫贊長久以來一直在苦苦思索的一個問題。不過,在法國郵政總局20日舉行的上海世博會紀念郵票首發式上,他最終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而法國的集郵愛好者則用驚嘆和掌聲對他付出的努力表示了肯定。
這是一張簡約又不失優美的郵票:畫面中間是灰白色的世博會法國館,背景為藍色基調的黃浦江畔風光,天空則是淡淡的橘紅色,整幅圖畫將上海風情與法國館和諧地結合在了一起。在郵票首發式上,它被投射在白色的幕布上,靜靜接受著人們的檢視,不遠處的一張小桌前,庫贊戴著眼鏡,正為排隊的人們在各式各樣的郵品上簽下自己的名字。
“我還沒有去過上海,這個城市距離法國如此之遠,仿佛世界的另一端。我是瀏覽了大量世博會的圖像后設計出這張郵票的。我已經是個老設計師了,以前曾為法國郵政做過不少設計。老實說,在完成這個作品之前,我并不了解中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庫贊并不掩飾自己最初的陌生感。
“因此,當法國郵政總局把設計上海世博會郵票的任務交給我時,我簡直是受寵若驚,這實在是個國際化的大題目!我不僅要在作品中表現上海,還要體現法國館的元素,而后者已經在世博會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他說。
雖然未能前往現場親身感受,但這并不妨礙庫贊通過圖片感受上海的生活,以及那里的氣氛。“我用不同的顏色將其表達出來,希望人們能看到一個不同于照片的世博會,并以此激發他們對這屆盛會的渴望,或者說,這張郵票是一幅重繪的圖畫。”
他說:“我選擇藍色作為風景的基調,是希望表達水的概念,水在這屆世博會上可謂無處不在,我還希望用藍色營造一種氛圍,烘托整個城市,因為藍色是水的顏色,它還給人帶來延伸的感覺。一張郵票必須做到‘簡單’,我們不能在其中表達太多的內容,那樣反而會讓人感到混亂。”
在庫贊看來,這屆世博會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因為它反映了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中國正在經歷‘爆炸式’的發展,這個國家正經歷著奇跡。這里人才濟濟、群英薈萃,這里每天都在上演世人矚目的變化,這里閃耀著現代的精神,要把這么多的內容濃縮在一張小小的郵票上,我只能自嘆技窮,”他笑著說,“有時我真恨不得是在一塊長4米、寬3米的畫板上揮毫,這樣我就能融入更多的內容了。”
“此外,為了這張郵票,我用不同手法設計幾種方案,有的從美學意義上講要更勝一籌,但他們最終選擇了現在的圖樣,因為它最能體現世博會的景觀,烘托世博會的氣氛,同時契合中國人和法國人的表達方式,”他說道。
“有時我想,也許能夠發行幾張不同樣式的世博會郵票,不過最后沒有實現,所以只能忍痛割愛了,”庫贊笑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