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郵票上的圖案既能符合昆曲表演藝術特色,又表現出中國畫中的寫意美,我前后花了一個多月時間,構思了100多幅稿圖,這三張郵票上的圖案可謂‘百里挑三’。”在昨天的首發現場,《昆曲》郵票的設計者葉華談起了自己的創作經歷。
葉華現為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去年7月,因過去創作的一本京劇人物畫掛歷被中國郵政集團相關部門“相中”,應邀成為此次《昆曲》特種郵票兩個設計者中的一個。
由于中國郵政公司對三張郵票內容有明確的規定,即“浣紗記”、“牡丹亭”和“長生殿”,相關遺存下來的表演資料又極少,為使設計的圖案與該劇種的表演特色和劇目相符合,葉華前后為每個劇目設計了30多個稿樣,累計百余幅,以力求人物神態,表情、服飾,乃至手指表達等細節上均與劇情要求相一致。
過去,郵票上表現的戲劇人物大多采用半身,此次,在考慮《昆曲》郵票的構圖時,葉華定位于全景式布局。他認為,用工筆來表現昆曲人物的個性特征,全景式更合適。此次中國郵政公司共邀請了兩位設計者,從去年7月9日到8月15日,歷時一個多月,最后,葉華的設計稿被采用。來源: 蘇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