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我到河南出差,輾轉幾個縣城 都沒給我留下印象,當路過林縣(今林州市)時,那里的紅旗渠工程卻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林縣人民戰天斗地,用10年的時間,修成總干渠長 70.6公里、毛渠長1500多公里,灌溉60萬畝農田的紅旗渠,人稱“人間天河”,盤旋在太行山的半山腰上,這樣偉大的工程,深深震撼了我。早在 1972年國家郵政局發行了一套郵票——紅旗渠,以示紀念。
我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查郵冊,看有沒有這套郵票,結果沒有查到,由于當時不 太注意沒有買上。一到星期天,我就趕快到呼和浩特市的集郵市場尋找紅旗渠郵票,問了幾位郵友都說已經發行好幾年了,市場上很少見到紅旗渠郵票。而且,這套 郵票是雕刻版印刷,共4枚,發行量少,大家都很喜愛,所以集郵市場上很難見到。
一天,我碰到郵友小李,小李那時20多歲,人特別機靈, 每天跑集郵市場,既收又賣,我拜托他:碰到紅旗渠郵票,一定給我買下來。
1個月后,我又碰到小李,小李很遠就喊我:“石師傅,我收到一 套紅旗渠郵票,而且品相完好,還帶白邊。”我高興地問小李:“多少錢收的?”他說:“30元。”我掏出50元錢給小李,小李只收我30元,我硬把50元放 進小李的口袋里。小李還是不肯收,我說:“那咱們以后還是不是朋友啦?”小李只好把錢收下。隨后,小李又在他的集郵冊里,拿出一張王進喜郵票送給我。就這 樣,我如愿以償得到了紅旗渠郵票。
現在,紅旗渠郵票近千元一套,王進喜郵票也增值了很多。我慶幸那次出差路過林縣,使我產生了買這套郵 票的想法。這兩套郵票是“編號票”,編號票是“文革”郵票的延續,它發行的時間相當短——1970年8月1日~1973年10月15日,此后就改為發行 J、T郵票了。文/石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