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7日,國家郵政局發行《水鄉古鎮》特種郵票1套6枚,分別為(6-1) 80分 昆山周莊、(6-2) 80分 吳江同里、(6-3) 80分 桐鄉烏鎮、(6-4) 80分 湖州南潯、(6-5) 80分 吳縣甪直、(6-6)2.8元 嘉善西塘,同時發行小本票1本。
甪直鎮位于蘇州市吳中區(原稱吳縣),是江南水鎮的天然歷史博物館,歷來有“五湖之廳”、“六澤之沖”之稱。“五湖之廳”是指它南臨澄湖、萬千湖、西靠獨墅湖、金雞湖,北望陽澄湖;“六澤之沖”是說它有吳淞江、清小港、界浦、張陵港、東塘和大直港六條流道。甪直境內水流縱橫,橋梁密布,貼水成街,居民枕河而眠,鎮貌古樸,風情幽逸。
水多、橋多是甪直鎮的一大特色。甪直歷來享有江南“橋都”的美稱,1平方公里的古鎮區原有宋、元、明、清時代的石拱橋72座半,現存41座,造型各異、各具特色、古色古香。有多孔的大石橋、獨孔的小石橋、寬敞的拱形橋、狹窄的平頂橋,也有裝飾性很強的雙橋、左右相鄰的姊妹橋和方便鎮民的平橋,其中兩橋相連成的雙橋有5處。
甪直的古街、古房和深巷也另有一種風味。古鎮主街道街面都以卵石及花崗石鋪成,街坊臨河而筑,無論臨街的住宅,還是臨河的民房均為黛瓦粉墻、木門木窗、青磚翹脊,大多為明清時代的房子,墻壁上還帶有花紋。
當然,甪直鎮最古老的建筑應該是保圣寺了。保圣寺建于梁天監二年(公元503年),距今近年。有六朝造像石,唐代經幢、明代建筑天王殿等,最珍貴的文物是唐代塑圣楊惠之所作的羅漢塑像塑壁,融雕塑繪畫于一體,雖歷經千年滄桑,卻仍然保存完好。保圣寺于1961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代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葉圣陶的墓地在保圣寺附近,而陶老筆下《多收了三五斗》中的萬盛米行也就在甪直古鎮。
甪直還有很多古代名人的遺址舊跡。鎮東有北宋的白蓮花寺,鎮西有孫妃墓,鎮北有吳王夫差的行宮,鎮南有西漢丞相張蒼的陵墓。
在甪直古鎮,還有另一道風景,那就是甪直婦女依然保留著傳統的民俗服飾,她們歷來以梳愿攝頭、扎包頭巾,穿拼接衫、拼擋褲、柬倔裙、裹卷膀、著繡花鞋為主要特征的傳統服飾,頗具江南水鄉特色,故有“蘇州少數民族”美稱。水鄉婦女服飾,是江南水鄉地區特有的一種民俗服飾,有著潔凈素雅、色彩明麗的特點,是中華民族服飾文化中的一朵奇葩,2006年,水鄉婦女服飾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來源:澹臺湖畔人家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tantaihupanren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