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子一別有八年,我在社會上雖然摸爬滾打這些年,腦海中總是有揮之不去的集郵情愫,那些曾經和我一起努力拼打、成立郵協并使之發展壯大的郵協朋友。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我奉工廠團委領導之命組織工廠青年郵協。我和大家認真分析,經過審時度勢地研究,在通力游說和解釋溝通之下,工廠成立了青年郵協和工廠郵協,兩塊牌子個一組織。在大家共同的辛苦和付出下,打造了一支蓬勃向上的集郵隊伍,收獲了省級集郵先進集體的團隊。
日前,我公私兼顧回到故土和舊廠,看看心中難以忘懷的郵協。
在向昔日集郵戰友匯報了我已經回來的消息后,首先得到的信息是:給您接風,不要再安排別的活動,大家想您了,痛快地聊一聊。
我如期赴約。
郵友見面感慨萬分,七嘴八舌,不知說什么好。隨著交流的深入,大家逐漸地言歸正傳,聊起了集郵,這一來話有多了起來,那些菜、那些酒就顯得多余了。
首先我了解了郵協這些年的活動和發展情況,對他們這些年取得的成就和一如既往的精神,即驕傲又高興;對郵協骨干的思維滯后、集郵信息資源的取得以及對向外交往存在的問題,我即擔憂又揪心,您一言我一語地溝通著。
郵協會刊的停辦,那是關閉了對外交往的一扇大門,大家又不善于在網上進行集郵交流,又少了許多集郵快訊;特別是部分人因為《中國集郵報》的缺期少刊,與它失之交臂,這又缺了重要的資訊來源,非常不利于集郵收藏。針對后者問題,我給大家保證,缺什么告訴我,我,這個任務我來辦……
聽了大家講了許多,我給大家介紹了目前集郵發展的大趨勢,網絡集郵如火如荼,消息之快瞬息可得,什么集郵網站、什么集郵博客,什么集郵博客圈等等,都是更快和有效途徑。
關于郵協的凝聚力,我談了自己的看法:不論什么方式,只有聚攏起來就有向心力,隨意聊郵就有吸引力。
朋友相逢有別時,話語相投很時短。轉瞬間店家打烊,大家語意未盡,再轉移到一位郵友之家繼續著原有的話題。朋友家有聯網的計算機,我就現場擺弄起來,介紹著網上集郵的一二三,在班門弄了一次斧。
終了,大家相互贈送了手禮,以資這次相聚的紀念。來源: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http://blog.sina.com.cn/muzijiyou目子集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