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發行的郵票不僅在印制工藝上日新月異,而且在郵票的材質上也有所突破,先后發行了絹質郵票、全息郵票和宣紙郵票(此文不涉及不干膠品種),這也大大提高了郵票的觀賞性和藝術性。特殊材質郵票一經面世,立馬受到了集郵者的青睞和市場的歡迎,并逐步成為市場中一個獨特的板塊。
特殊材質郵票的前世今生
為配合2006年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的舉行,中國郵政于2006年10月26日博覽會開幕當天發行銷售了一枚"文房四寶"絹質小版張,整張規格220毫米×150毫米,整張枚數8枚(2套郵票),置于卡書內,售價60元。這是我國發行的第一款特殊材質的郵票。隨后,我國又相繼發行了4款絹質兌獎小版張,使得這一系列得以延續,從2007年起每年一款,作為幸運封的獎品,它們分別是:絹2"綿竹年畫"絹質小版張、絹3"朱仙鎮年畫"絹質小版張、絹4"漳州年畫"絹質小版張和絹5"梁平年畫"絹質小版張,而具體面世時間則以當年賀卡兌獎開始日為準。
為配合北京2008年奧林匹克博覽會活動,中國郵政于2008年8月8日奧博會開幕之日發行了一枚"北京200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紀念"絹質小型張,這也是我國發行的第一款特殊材質的小型張。隨后,在2009年4月10日洛陽世界郵展開幕日,我國又發行了一枚"中國2009世界集郵展覽"絹質小型張,使得這一系列又添新成員。
為配合2008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舉行,中國郵政于2008年10月24日博覽會開幕之日發行銷售了一版"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紀念"全息彩印郵票,整張枚數8枚,整張規格200毫米×120毫米,置于卡書內,售價60元。這是我國發行的第一套全息彩印郵票。
2010年5月15日我國發行了"中國古代書法--行書"一套6枚,其中版式二為宣紙品種,這也是我國發行的第一套宣紙小版張,整張枚數12枚(2套郵票),整張規格186毫米×120毫米。
特殊材質郵票的市場展望
盡管特殊材質郵票大多為博覽會郵品或特殊用途的郵品,受眾面相對較窄,但依然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尤其像一些龍頭品種,更是多次遭到市場的熱烈追捧。比如,"文房四寶"絹質小版張,在今年這一輪的行情中,曾達到180元的價位,雖然最近有所調整,但也在150元左右的高位徘徊,這就是量小(65萬枚)加龍頭(特殊材質第一、絹質小版張第一)的效應,也是價值回歸的體現。目前,絹2、絹3、絹4、絹5分別為22元、10元、8.8元、6.8元;奧博會絹張50元、世界郵展絹張47元;全息小版票50元;行書宣紙小版張26元(2010年新郵中最閃亮的品種)。俗話說得好"物以稀為貴",由于采用特殊材質和工藝,加上發行量比普通郵票要少得多,隨著后續品種的跟進以及這些品種發行量不斷地揭秘,我們有理由相信,特殊材質郵票今后將另有一番大的作為。□ .萬國 .江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