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04年《司馬光砸缸》、2007年《孔融讓梨》、2008年《曹沖秤象》特種郵票發行之后,《文彥博灌水浮球》特種郵票今年六一又如約與廣大小朋友見面了,同時也滿足了集郵愛好者收藏的欲望。
文彥博,北宋山西介休人。儀容俊朗,和藹可親。行事光明磊落,大公無私。立朝公正,忠心耿耿。歷仁英神哲四朝,出將入相五十年,名震四夷,世稱賢相,封潞國公。晚年信佛,棲心安養。
“宋,文彥博,幼時與群兒擊球,球入柱穴中,不能得出。公以水灌之,球遂浮出。”文彥博自小聰明機智,他幼時和同伴玩球,球滾進洞里取不出來,其他同伴都無計可施,六神無主之際,唯有小文彥博灌水入洞,球便浮了出來。文彥博非但小時了了,長大從政后,更常以其聰明機智來利益百姓。他說愿我常常精進,不懶惰,“勤修一切善”,就是對人有利益的事情就去做。
郵票圖案表現的就是這個經典的富有哲理的少兒益智故事。整體來說這套郵票很好地表現了小兒嬉戲,文彥博灌水浮球的歡喜場景,對郵票設計看法有二。
一是造型活潑生動。郵票中的人物動作和表情各異,栩栩如生,畫面具有動感,富有節奏感。通過紅衣突出了文彥博這一主題人物,而擋球,灌水取球的動作使得人物具有了鮮明的特色,將人物的聰慧表現得淋漓盡致。
二是構圖缺乏真實。從相關資料可知,球入洞并非刻意而為,只是湊巧滾入大槐樹洞,而郵票畫面卻給人的感覺是樹洞“變”成了球門,小文彥博好像是守門員。此外兩枚票中先后均有一個小孩子躲在樹后,不知是不敢踢球還是徒來看“笑話”?另外仔細觀察,還會發現兩枚郵票背景本該相同,但出現了一些異化,不知是什么原因?趙國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