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8月16日,為了紀念武漢解放,華中郵政管理局發行了《武漢解放紀念》郵票。全套12枚,分有、無齒票兩組。早在解放前,武漢的集郵風氣就很濃厚了,為廣大集郵愛好者考慮,所以郵票發行了有齒和無齒的兩種。
這套郵票只有3種圖案,分別以江漢關、晴川閣、黃鶴樓代表武漢三鎮,其上方都有一顆光芒四射的五角星,象征解放。武漢關和晴川閣還能依稀辨認出來,可黃鶴樓卻不是我們今日的黃鶴樓的樣子。一般的武漢人都知道,黃鶴樓原址毀于清末的一場大火,現在的黃鶴樓是1985年重新修建的。郵票上的黃鶴樓準確的表述應該是黃鶴樓遺址上修建的“奧略樓”,它是清末在黃鶴樓原址上修建的,到1955年修建長江大橋時被拆除。當然,新修建的黃鶴樓作為武漢的標志建筑,也出現在了郵票中,1994年發行的江南三大名樓,新建的黃鶴樓理所當然占其中之一。
長江大橋:一提再提的武漢驕傲
武漢長江大橋,是新中國建成的第一座千米以上的長江大橋。它于1957年10月建成通車,從而結束了武漢三鎮分隔的歷史,并將原京漢、粵漢兩條鐵路連接為京廣鐵路。1957年10月1日發行的《武漢長江大橋》紀念郵票一套2枚,展示了大橋的側景、引橋和正橋,也是我國第一套整套郵票展示的一座橋梁。
長江大橋不止一次地出現在郵票中。1959年10月1日發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紀念郵票的第4枚、1976年7月16日發行的《到大江大海去鍛煉》紀念郵票的第2枚主圖和背景也是長江大橋。目前為止,它是唯一的一座橋梁分別出現在三套郵票上,不能不說是武漢這座城市的驕傲。
古琴臺:高山流水遇知音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發生在湖北武漢,現在的古琴臺是由清朝嘉慶初年湖廣總督畢沅主持重建的,是武漢的著名音樂文化古跡。1987年10月30日,我國發行了《中國歷代名樓》特種郵票1套4枚,第一枚就是武漢的黃鶴樓。此后,國家一直沒有發行過武漢題材的郵票。 直到2006年,古琴臺作為“武漢題材”郵票登上“國家名片”,現身于2006年紀特郵票《古琴與鋼琴》中。
這套郵票是和奧地利聯合發行的,因為2007年是奧地利世界著名鋼琴家莫扎特誕辰250周年,同時2007年第八屆中國藝術節在湖北省舉行,漢陽古琴臺是主會場。這枚郵票的主圖是古琴,背景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古琴臺了。
其實和武漢相關的郵票還有很多,比如建在武漢江岸火車站附近的“二七烈士紀念碑”,紅樓和孫中山銅像,武漢的文化活動橫渡長江,武鋼熱火朝天的軋鋼場面…… 文/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