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迪達(Maurice Hadida)的郵票珍藏包括一枚1852年寄自摩洛哥丹吉爾(Tangier)的實寄封,以及1860年從摩洛哥實寄往英國的第一枚英國郵票。集郵家們公認,哈迪達的集郵冊是全世界最獨特、最了不起的集郵收藏之一。
集郵愛好者哈迪達然而,要想贏得2010年5月在英國舉辦的世界集郵大賽的冠軍,哈迪達還須面對兩個令人生畏的競爭對手,一位專門收藏冰島海軍軍用郵票,還有一位是西伯利亞大鐵路(Siberian Railway)郵政郵票的收藏專家。目前,從北極點和偏遠的捕鯨站發出的實寄封尤其搶手。
“集郵很不容易。”最近一個周日在巴黎一家戶外集郵市場,現年58歲任某保險公司高管的哈迪達一邊翻看一堆年久發黃的信封,一邊說道。“尋找一枚珍貴的實寄封就像是在追求一位美麗的姑娘,”這位出生在摩洛哥的法國人說,“追求的過程越困難,得到后的感覺就越好。”
哈迪達是世界頂級的集郵家之一。集郵家是一類瘋狂的集郵愛好者,來自各行各業,多達數千人,其中包括企業領袖、政治家和達官顯貴,比如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齊(Nicolas Sarkozy)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 of England)等。
雖然集郵愛好者的數量很多,但郵品收藏藝術卻在日漸式微。集郵這門愛好始于19世紀中葉,1864年一名法國人創造出“philatelie”(集郵)這個詞語。然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將互聯網作為人際交往和娛樂消遣的方式。“年輕人不再需要借助郵票來探索大千世界。”國際集郵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Philately)主席約瑟夫.沃爾夫(Joseph Wolff)說,“他們只要打開電腦就行。”
在集郵的高端領域,競爭日趨激烈。據負責協調全球郵政政策的國際郵政聯盟(Universal Postal Union)稱,其收藏品有資格參加國際比賽的集郵愛好者全世界只有2,000名左右。申請者可以參加不同類別的郵品比賽,包括郵政史、航空集郵、航空信研究、極限集郵、明信片研究等;但要獲得參賽資格,申請者必須獲得所在地和國家集郵競賽的優勝名次。集郵愛好者們說,這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此外,集郵也是個奢侈的愛好。目前,全世界最昂貴的郵票之一是1847年毛里求斯島(Mauritius)發行的橘黃色一便士郵票,在集郵圈里被譽為郵票中的“蒙娜麗莎”,僅有兩枚存世;據巴黎郵票經紀商帕斯貝赫(Pascal Behr)稱,每一枚估價為400萬美元。
為備戰在倫敦舉行的這場全球最具權威的集郵大賽之一,哈迪達最近幾個月一直在網上搜尋郵品、翻閱集郵雜志,并和郵票交易商溝通。花時間觀賞郵冊并整理自己的收藏是值得的,哈迪達說,“我看一枚郵票時,總是被它的美所打動。”
全世界的第一枚郵票名叫“黑便士”(Penny Black),1840年在英國發行,不久之后集郵之風就開始興起。國際集郵聯合會稱,隨著這一愛好在全球的盛行,好幾個國家開始出現集郵俱樂部,第一屆國際集郵展覽會于1881年舉行。
哈迪達收藏的一個信封上貼了一張1860年從摩洛哥寄往英國的郵票。法國在1849年開始大規模發行郵票,擁有全世界最豐富的集郵文化。1862年,巴黎出版了最古老的集郵書籍之一。國際郵政聯盟集郵服務部主管羅蓋特(Jean-Francois Logette)說,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中,法國成為集郵活動的中心,有許多法國人奪取了各項國際集郵比賽的桂冠,
然而,到了20世紀70年代,法國幾位集郵大家去世后,他們的家人將其藏品拿出來拍賣,導致法國從此失去許多集郵珍品的歷史傳承,羅蓋特說道。
將法國所有集郵愛好者協會聯合起來的法國集郵協會聯合會(Federation Francaise des Associations Philateliques)表示,過去十年來,集郵俱樂部的會員已經從6萬人減至4萬人。
2007年,法國總統薩科齊試圖重新喚起人們對集郵的愛好,要求法國郵政局(French Post Office)制作更為精美的郵票,以吸引新的集郵愛好者。
哈迪達在法國南部長大,從小就喜歡上了集郵,20多歲時加入當地一家集郵愛好者協會。在那里,一位良師益友建議他專攻摩洛哥郵票的收藏。在此之前,很少有集郵愛好者關注這個前法國殖民地發行的郵票。
哈迪達進一步將其專題特色化,他收藏的實寄封從頭到尾涵蓋了丹吉爾港法國郵局的存世時期──即從1852年開張到1924年關門。過去31年來,哈迪達已經收藏了好幾百封該郵局收發的實寄封,但他說自己從沒真正去數過到底有多少封。在他獲獎的郵品中,有一枚1911年寄出的第一封摩洛哥航空郵件;其收藏的一枚1852年郵票被認為是取自摩洛哥法國郵局寄出的蓋有“郵資已付”字樣的信封,全世界僅有一枚同類實寄封比它古老。
哈迪達的集郵收藏已經贏得不少獎項,但在備戰倫敦比賽時,他還面臨著一個障礙。現在,收藏法屬殖民地郵品已經不流行了,人們主要關注探險專題,包括極地探險郵品以及從捕鯨站或太空站寄出的郵品。羅蓋特說,接下來的一個流行趨勢很可能是氣候變化題材。“這也許能吸引年輕人。”他說道。
哈迪達不愿談論他在集郵上花了多少錢。最近,他再度重拳出擊,在巴塞羅納一場拍賣會上買下一枚1860年的郵票,這是第一枚來自從摩洛哥寄往英國的實寄封上的英國郵票。直布羅陀郵政局(Gibraltar Post Office)曾專門拍攝這個實寄封,并制成一枚新的郵票。
哈迪達還在繼續自己30年不懈的追尋,尋覓一封從摩洛哥北部小鎮梅基內茲(Mequinez)寄出的蓋有該地郵戳的實寄封。他曾在拍賣會上兩次競價該類拍品,但都敗下陣來。
“如果我告訴哈迪達我這里有一枚摩洛哥郵票珍品,如果情況緊急,他甚至會光著身子跑過來。” 巴黎郵票經紀商貝赫說道。
“你永遠都無法預料一枚珍品會在哪里現身。” 哈迪達冒雨站在郵市中說,“這就象淘金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