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波羅(Marco Polo)[1254年~1324年],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商人。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個商人家庭,也是旅行世家。馬可·波羅17歲時跟隨父親和叔叔,途經中東,歷時四年多終于在1275年到達了上都——元朝的北部都城。馬可·波羅的父親和叔叔向忽必烈大汗呈上了教皇的信件和禮物,并向大汗介紹了馬可·波羅。大汗特意請他們進宮講述沿途的見聞,并攜他們同返大都,后來還留他們在元朝當官任職。馬可波羅在中國游歷了17年,還出使過越南、緬甸、蘇門答臘。1292年春天,馬可·波羅和父親、叔叔受忽必烈大汗委托,護送一位蒙古公主到波斯成婚。他們趁機向大汗提出回國的請求。大汗答應他們,在完成使命后,可以轉路回國。 1295年末,他們三人終于回到了闊別二十四載的威尼斯。后來,馬可·波羅在一次威尼斯和熱那亞之間的海戰中被俘,在監獄里口述旅行經歷,由作家魯斯蒂謙(Rustichello da Pisa)寫出《馬可·波羅游記》。
但是,幾百年來,馬可波羅到底有沒有來過中國卻引發了巨大爭議,很多人認為他只是在波斯聽說了一些關于中國的傳聞。懷疑論者主要有四點質疑:
1、自稱深受大汗信任,還擔任過官職。但沒有任何東方史籍有哪怕一條關于馬可·波羅的記載。
2、有些具有中國特色的事物在書中只字未提,如長城、筷子、茶葉、中醫(如針灸)、漢字、印刷術、婦女纏足、用鸕鶿捕魚等等。
3、襄陽獻炮是明顯有違史實的捏造。除此之外,還捏造了一系列史實。
4、《馬可·波羅游記》中的許多中國地名用的都是波斯叫法,有可能馬可只到過中亞的伊斯蘭國家。
這些爭議至今尚無定論,但是無論馬可波羅是否真的到過中國,《馬可·波羅游記》仍然具有巨大的價值。它記述了他在東方最富有的國家——中國的見聞,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熱烈向往,對以后新航路的開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西方地理學家還根據書中的描述,繪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圖”。
《馬可·波羅游記》,是歐洲人撰寫的第一部詳盡描繪中國歷史、文化和藝術的游記?!恶R可·波羅游記》在把中國文化藝術傳播到歐洲這一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它不是一部單純的游記,而是啟蒙式作品,對于閉塞的歐洲人來說,無異是振聾發聵,為歐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識領域和視野,這本書的意義在于它導致了歐洲人文科學的廣泛復興”。
意大利1954年7月8日發行“馬可波羅誕生700周年”有齒、無齒郵票各2枚,另外還發行了加蓋“AMG FTT”的郵票。FTT即"Free Territory of Trieste",是意大利和南斯拉夫之間的一塊自由領地,后分別歸屬兩國。1947~1954年間發行加字郵票,僅限在該地區使用。
捷克1994年發行“歐羅巴-發明與發現”郵票2枚,內容為馬可波羅。
克羅地亞1995年12月7日發行“馬可波羅從中國返回威尼斯700周年”郵票1枚,畫面描述了馬可波羅帶著大象、駱駝等東方珍寶回到威尼斯的情形。
克羅地亞1999年發行“北京世界郵展”郵資片1枚,郵資圖與1994年的馬可波羅郵票同圖。
意大利與圣馬力諾1996年聯合發行“馬可波羅從中國返回威尼斯700周年-紀念北京亞洲郵展”郵票各1枚,圖案為馬可波羅像和中國宮殿。
梵蒂岡1996年發行“馬可波羅從中國返回威尼斯700周年-紀念北京亞洲郵展”郵票4枚和小型張1枚。
郵票選用各種版本《游記》中的插圖表現了馬可波羅拜見忽必烈大汗以及回到威尼斯后的場面。小型張郵票圖案為1477年德文版《馬可波羅游記》封面,邊紙則為世界地圖,用紅線標出了馬可波羅東行的路線。
愛爾蘭2001年發行“千禧年(6)-探險”郵票1套6枚,其中第1枚為馬可波羅在中國。畫面上同樣出現了馬可波羅拜見忽必烈大汗的場面。
摩納哥2004年發行“馬可波羅誕生750周年”郵票1枚,背景為傳統中國山水畫。
馬其頓2004年發行“馬可波羅誕生750周年”郵票1枚。作者:玉山后人 文章來源:游郵的網絡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