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離家是首春,
半生憂患走風塵。
而今兩岸金猴喚,
一統江山早晤君。
這個故事發生在湖南東部的山區。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梅白駒和祝蘇娟。梅白駒和祝蘇娟兩人從小青梅竹馬,同窗共讀后更是情深意篤。1946年,二人同時畢業于湘東某師范學校,畢業后,匆匆舉行了婚禮,隨即來到湘東山區一個叫猴子嶺的小學任教。一次偶然的機會,二人與郵票結下了不解之緣。梅白駒出差去長沙,在小吳門郵局看到了一份當時流傳甚廣的《尚美郵刊》,看后感到很新奇,于是訂了這份郵刊。在郵刊的影響下,夫妻倆開始集郵。那時山區信息閉塞,從未聽說有人集郵,兩人也不知道如何集郵,只好寫信給當時長沙唯一的一家郵社——尚美郵票社購買郵票。
相隔兩岸,郵票相連
1949年春天,解放軍即將揮師南下,梅白駒匆忙趕往長沙,提前購買一些教學用具、學生課本,誰知在回家途中,被南逃的國民黨軍隊抓去當兵,從此了無音訊。祝蘇娟在家里苦等,后來才在山旁一家小店中聽人說,某日有一年輕的教書先生被國民黨軍隊抓去當兵了,祝蘇娟多方詢問,最終證實被抓去的確是梅白駒,當即昏倒在地。
梅白駒被抓去后,后又隨國民黨軍隊渡海到了臺灣。時光流逝,梅白駒來臺后一晃就是幾十年,思鄉之心,無時或釋,每念至此,唏噓淚下,悲愴之情,實難自已,唯有收集郵票,才能聊以慰藉。
他聽說祖國大陸發行了許多精美郵票,但是在臺灣買不到,于是趁到香港旅游時,到一些郵社購買了不少祖國大陸的郵票。因為他和祝蘇娟都出生于1920年,屬猴,少不了買些大陸1980年發行的庚申年猴票。這猴票設計大方,栩栩如生,兩眼炯炯有神,毛茸茸的活像一個有趣的真猴,雖然此時庚申猴票已經升值,但梅白駒仍傾囊購買了4版猴票。
1989年6月,海峽兩岸開始通郵,梅白駒興奮不已,當即寫信回鄉,探聽蘇娟是否還在人世……未幾,他果真收到祝蘇娟從湖南家鄉寄來的信,還寄來了大陸發行的猴票四方聯。收到這封來信,梅白駒恍若身在夢中,這真是不謀而合,因為他也準備送給蘇娟猴票,一方猴票牽動夫妻二人40年真情!
其實,當蘇娟收到白駒第一次來信后,興奮異常,夜不能寐,幾十年的酸甜苦辣,實難以一紙說盡。其回信中付上那個T46猴票四方連,蘇娟還費了不少周折。早幾年,她就聽說猴票非常風光。她想,她和梅白駒都屬猴,又都愛好集郵,何不購買幾枚猴票,于是她千囑萬托,請人買來這個四方連。
梅白駒收信后用顫巍巍的手在信尾和詩:“天涯作客路千重,往事依稀憶舊蹤。愁對啼鵑拋別淚,心隨歸雁夢常通。”他告訴蘇娟,自己即將檢點行裝,取道香港歸來。“在我歸來之日,為你準備了一份珍貴的禮物,到時你看了一定會高興的……”
4版猴票,定格人間真情
一個月后,梅白駒準備好行裝、辦好手續、購好機票了。彼時,他已是70多歲的老人,由于一直處在興奮之中,也未來得及到醫院治療自己多年積病。就在梅白駒準備登機取道香港回湖南、踏上舷梯的第一步時,他頓覺天旋地轉,昏倒在機場,送到醫院時已回天無力。梅白駒猝死后,他的幾個湖南同鄉為他料理后事。在清點梅白駒的遺物時,他們在一個鐵盒里發現了整整4版金光閃閃的猴票,原來是梅白駒在香港旅游時購買的,旁邊并說明如果有朝一日能回故鄉,一定要將這些金猴郵票帶回家鄉,送給蘇娟。旁邊還有詩一首:“記得離家是首春,半生憂患走風塵。而今兩岸金猴喚,一統江山早晤君。”
從這首詩,從對這些郵票的珍惜,可見梅白駒生前是多么盼望早日回到大陸。為不負梅白駒生前之愿。幾個同鄉決定將梅白駒的遺物典當拍賣,唯獨郵票不賣,并準備回大陸交與祝蘇娟,以了卻梅白駒生前之愿。一個月后,這幾位同鄉將其遺產變賣,攜款并帶著梅白駒的骨灰盒來到湘東山區——梅白駒的家鄉。
然而,祝蘇娟受此打擊,雙眼幾乎完全失明。結婚不到一年,即被拆散;一別40多年,在垂暮之際就要相逢,丈夫卻又客死他鄉。然而,死去的生命不會復活,幸存的生命要加倍珍惜。祝蘇娟在大家的勸慰下精神逐漸振作了。
為了籌措資金加快學校發展,幫助農村貧困的孩子早日上學,祝蘇娟將梅白駒留下的4版閃閃發光的猴票,連同她送給梅白駒的那個猴票四方連,一起捐獻給兩人幾十年前教過書的猴子嶺小學并全部拍賣。這一消息傳出后不到幾天,就有來自長沙、武漢、廣州、上海的郵友、郵商紛紛前來參加競拍。此時是1996年的冬天,正是郵市火爆之時,4版猴票竟拍出了64萬元。對一所山區小學來說,真是一筆巨款。
傳奇的T46猴票四方聯給山區帶來了春天,這段感人的故事繼續流傳。作者:黎澤重 來源:中國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