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前夕,香港柏寧酒店的宴會廳里有近200名賓客,有的緊緊將手機貼在耳邊,生怕遺漏了電話那頭大佬的交代,錯過點頭競拍的好時機;有的將筆記本電腦用手托著,不停發送電子郵件確認下拍的情況……場面猶如股票交易市場,但竊竊私語者多,喧嘩者少。他們正在經歷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中國郵票拍賣會。
互聯網時代,郵票這個看似老套的手繪+套模+印刷而成的方寸藝術品,會成為新富們繼普洱、蘭花、當代藝術之后新的追蹤目標嗎?
感情第一,藝術第二
佳士得和蘇富比在香港已停拍郵票10年以上。1979年6月,中國郵票公司和郵票發行局成立,中國郵市趨于穩定,郵票發行量越來越大。剛開始收藏還熱過好一陣,但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逐漸衰落,很多新郵票跌破面值,大部分玩家只是愛好而非投資。這次,Interasia Auctions Ltd拍賣公司突然主辦大規模的郵票拍賣,競拍者多,圍觀者更多。
這次拍賣的焦點拍賣品“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萬歲”(俗稱“全面勝利”)郵票屬于“文五珍”系列,這套帶廠銘的四方連最終以667萬港元成交,刷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單一郵珍的世界紀錄。而發行于1897年的“紅印花加蓋暫作小字當壹圓”郵票(俗稱“小壹圓”),成交價高達552萬港元。
被收回與被銷毀的故事
“文”字號郵票最著名的當屬“全國山河一片紅”錯票,它的前身便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萬歲”郵票。圖案為毛澤東身著中山裝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揮手致意,林彪手持《毛主席語錄》跟在身后。這套郵票在“文革”期間未能發行,石家莊郵局當年曾少量流出,帶廠銘的四方連存世只有一件,是孤品。
1968年9月24日,郵電部軍管指揮處發出通知,“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萬歲”、“毛主席給日本工人朋友們的重要題詞”(俗稱“黑題詞”)兩套郵票于1968年10月1日正式發行。然而發行前三天凌晨,正在值班的郵電部軍管會生產指揮部負責人江韋文突然接到國務院緊急通知,立即去人民大會堂參加有關宣傳工作的會議。會議的中心議題是如何正確宣傳毛澤東思想,糾正“文革”初期宣傳工作中的一些錯誤做法。郵電部軍管會根據這次會議的精神,當日立即停發這兩套郵票。
“全面勝利”郵票停發后進行了設計修改,把毛主席及林彪像去掉,代以工農兵形象,背景增加了中國地圖,標有“全國山河一片紅”字樣,這就是后來被稱為“大一片紅”的票樣。之所以為“大”,乃因尺寸為60毫米×40毫米,送審時周總理指示“不要貪大求全”,才改成30毫米×40毫米,就是后來著名的“小一片紅”。
郵票剛發行時,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編輯陳潮在郵亭買到此票,發現“郵票上中國地圖邊界走向很不準確”,便向出版社領導匯報,郵電部軍管會趕緊發電報再一次召回所有郵票。由于距離北京較近的河北、保定都已有少量郵票流出,事隔40多年后,這些都拍出高價。
而“黑題詞”則在歷年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目錄”上都沒有收錄,停發的原因眾說紛紜,中國郵政史上也沒有給予正史記載,但在日本、法國等國家的郵票目錄里都有,而且還印著圖譜,圖譜上封戳俱全。最早只在中國內地發現過一枚,被存在原郵電部博物館里,近年來陸續在全國各地發現少量該票,很可能是在銷毀過程中流出來的。
“文化背景是很重要的考量。”Interasia Auctions Ltd的發言人羅伯特·施奈德說,“文革”時期命運曲折的票品始終是六七十年代生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最大的買家將會來自中國內地
香港楊氏集郵公司負責人楊明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內地眾多買家近年涌入香港的郵票拍賣市場,為了購買心頭所好可一擲千金,令新中國郵品市場大受刺激。剩下的清代郵票3年前已經歷一次炒風,目前正處于調整期;至于民國時期的郵票,由于歷史混亂、發行記錄不清,愿意研究的收藏家不多。
此次拍出第二高價的“小壹圓”完全因其保存狀況十分完好,這個時候,倒是藝術價值占優先地位了。當時用的紅印花票是華德羅公司首次為中國印制的有價證券,采用了最先進的雕刻版工藝,四周花紋用機械刻制,非常美觀,刷色明亮鮮艷,紙張潔白,所鑿齒孔光潔整齊,票背涂刷優質阿拉伯樹膠,各方面都屬一流水平。用純黑色加蓋之后,紅、黑、白三色對比強烈,遠優于小龍票和慈禧壽辰紀念加蓋票,因此紅印花加蓋票在中國古典郵票藝術價值中一枝獨秀。
1897年年初,光緒皇帝批準將郵政與海關分離,第一家郵政局開辦。由于先前印制的大龍郵票早已用完,以后陸續發行的小龍郵票和慈禧壽辰紀念郵票雖有庫存,但紋銀單位早就改了,情急之下動用了上海海關倉庫里存放的那批紅印花票。“當壹圓”在加蓋兩版共五十枚后,察覺三個中文字太小,不夠明顯,因此就在第三版起將之換成大型的“當壹圓”鉛字,前者俗稱“小壹圓”,后者則為“大壹圓”。
“小字當壹圓票”數量甚少,大部分為負責加蓋工作的海關造冊處職員德國人費拉爾所得,他生前分售給上海和外地的外國集郵家。
此次拍出第二高價的“小壹圓”原為瑞典集郵家奧爾松夫婦持有,投得者表示是幫香港的買家競拍,原本估價在450萬港元上下,雖然飆升100多萬,但因上次沒拍到,所以這次志在必得。
羅伯特·施奈德先生認為,未來最大的買家很可能會來自中國本土,因為他們更加知道郵票背后的故事和價值。他的哥哥——Interasia Auctions Ltd董事、中國及亞洲郵票專家和郵政史學者杰弗瑞·施奈德博士則說:“中國大陸前所未有的經濟起飛,令專門收藏該國郵票的收藏家數目大幅上升;無論在大中華地區或是全球各國,都對一切與中國有關的投資項目趨之若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