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換上了節能燈嗎?你家改用了節能灶嗎?一股強勁的“低碳生活”風,席卷著我國城市社區,“節能減排”成了居民口頭禪。
社區集郵協會,更是不甘落后,急忙組織會員,商討應對策略。還結合集郵對“節能減排”的意義,討論集郵能為“低碳生活”做什么? 有人說,郵票是國家名片,文化旗幟,方寸天地,風情萬千。集郵作為一種綠色娛樂,不占用場所,不消耗能源,不排放污染。它本身就是“節能減排”,努力地開展集郵活動,實現“英雄”有用武之地,就是為“低碳生活”造勢。
參加討論的會員認為,此認識既對又不全對。對于“低碳生活”而言,集郵既要起“示范”作用,也要起“帶動”作用,因此,它不僅是“綠色旗幟”,而且是“強勁喉舌”。首先,它傳播一種憂患意識。人類近二百年以來,在工業化過程中,碳排放逐年累積,導致地球大氣層升溫,引起兩極冰山融化,由此海平面升高,一些地勢低平的島國,正在面臨著滅頂之災。全球“減碳”,刻不容緩。許多面臨危機的國家,如圖瓦盧、馬爾代夫等,近年來陸續發行郵票,向世界進行“減碳”呼吁,以喚起廣泛同情支持,郵票在今天還能“救國”,其警世作用功莫大焉!韓國、荷蘭、西班牙等國,還發行郵票告訴國民:“減碳”要從身邊事做起,少用“一次性”生活物品,重視廢品回收和綠化,并注意節電、節油、節水……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庇纱?,就可以實現“低碳生活”。
集郵能為“低碳生活”做什么?筆者以為,集郵的巨大“帶動”作用,體現在集郵本身變革。我國集郵品印制發行,也并非盡善盡美,全部實現“綠色化”,還存在許多改進之處。如前些年的郵票發行,未能按市場需求印制,造成大量的郵票壓庫,最后不得不集中銷毀。如不少集郵品的包裝,也有“奢華消費”的趨勢,對集郵觀念也是誤導。如集郵品的承印材料,除部分賀年郵資片外,并未實現都用“再生紙”,廢棄后不能回收利用。如集郵品的生產工藝,制版殘液、油墨揮發物,對人體、環境造成危害,也未全實現無害處理。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社會,為此,集郵界要做的“減碳”工作還方興未艾,任重道遠。
集郵能為“低碳生活”做什么?中國有“克勤于邦,克儉于家”的格言。筆者還以為,我們的各種集郵活動,常常也能為“減碳”效力。如舉辦全國、省市郵展,要運送郵集,要布置展場,要舉行儀式,要組織評獎,從而耗費大量能源、資源。今后可多辦概念郵展,可用彩色復印件展出,準備展覽不需買保險,還免去嚴密護送之煩。辦郵展也能體現“低碳”,即可舉辦網絡郵展等,這種形式新穎的郵展,可節省人力、物力、財力。集郵報刊內容多重復,可以合并或改電子版。還有集郵討論和會議,可以盡量少開或不開,還可用QQ、手機交流,這符合“綠色集郵”方向。
古人有言:“君子以儉德辟難。”在環境維艱、世人關注的背景下,提出集郵能為“低碳生活”做什么?耐人尋思,充滿遐想,啟迪智慧?!暗吞忌睢笔且环N態度,是一種習慣,是一種善舉,而不是一個人的能力。只有集郵者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共謀大計,理念才變成社會意識,從而引導廣大集郵者,走一條集郵發展新路。作者:林道生 文章來源:集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