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繁勿慌,事閑勿荒,有言必信,無欲則剛。
2010-04-02 17:09:55 · 分類:集郵心情 · 閱讀 2608
舉世矚目的上海世博會將于今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舉行。為配合這一盛會的舉行,中國郵政曾先后四次分別于2007年、2009年、2010年,發行2007—31《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會徽和吉祥物》及小本票;2009—8《中國與世博會》;2010—3《上海世博園》及小型張和2010—9《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
2010-04-01 17:20:14 · 分類:集郵心情 · 閱讀 5045
專題郵集而今成為集郵者最喜愛的集郵方式之一,郵集從一框16頁貼片到五框80頁貼片,其數量之多、容量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但其最初的起點都得從一頁貼片開始。“一頁郵集”是近幾年來的新創,比較適合于老年和少年集郵者,對在崗工作繁忙的集郵者也是學習編組郵集的一種好方式。其實很多集郵者在收集郵票過程中,按各種不同的題材進行組合和
2010-04-01 16:59:10 · 分類:集郵心情 · 閱讀 3363
為方便集郵愛好者及早了解每套新郵的圖稿和相關資料,海峽兩岸郵政部門均發行了《新郵預報》。從內容、形式上看,兩岸新郵預報大致相同,但是由于教育、社會結構、意識形態種種因素,存在一些差異。我們不妨將兩者作一比較。一、集郵文化底蘊相同海峽兩岸文化本屬同源,也共同繼承中華文化及歷史情感。五十余年來,海峽兩岸在文化領域成就各有所
2010-04-01 16:42:57 · 分類:集郵心情 · 閱讀 2551
進入19世紀以后,由于清政府政治腐敗、經濟落后、民生凋敝,許多民眾特別是閩粵一帶的民眾被迫漂洋過海,到異國謀生。華人到海外人地生疏,為了維護自身的權益,只有彼此聯合起來互助互濟,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于是以血緣、地緣和業緣等為紐帶的社團紛紛成立,特別是宗親社團歷史悠久,社會影響深遠。從2006年至2009年,菲律賓郵政部
2010-03-31 17:41:30 · 分類:集郵心情 · 閱讀 3192
2006年11月12日發行的《孫中山誕生一百四十周年》4枚郵票圖案分別表現了孫中山故居、中山陵、中山紀念堂和中山大學懷士堂,其中中山陵和中山紀念堂都與一個流星般炫目而短暫的人物緊密相聯,他就是中國著名的建筑師呂彥直。 呂彥直,山東東平縣人,1894年7月28日出生于天津。他8歲喪父,9歲隨姐姐僑居法國巴黎。1911年考
2010-03-29 17:57:54 · 分類:集郵心情 · 閱讀 4658
香港的電子郵資標簽售賣自從一九八六年使用以來,至一九九八年三月停用為止僅十三年,時間不算長;集郵者對這種電子標簽的搜集,一直以來都并不熱衷,相對其他郵品的受歡迎程度,可說云泥之別。這種機器從來只得兩部,加上當局沒有特別推廣,這可能是它受忽略的原因之一,關于機售郵票的介紹,已見《中郵會訊》第186期,淮霜先生的《大機匯》
2010-03-27 17:20:42 · 分類:集郵心情 · 閱讀 3096
魯迅是我國現代偉大作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為了緬懷這位中國文學史上的巨人,從1951年至1981年的30年間,我國共發行了5套紀念魯迅先生的郵票,這五套風格各異的郵票,留下了新中國各個不同時期的歷史烙印。其中紀122“紀念我們的文化革命先驅魯迅”發行于文革初期,該套郵票的名稱、圖題、畫面都帶有濃厚的文革色彩,時代特點尤為
2010-03-23 17:31:18 · 分類:集郵心情 · 閱讀 2940
《中國郵票史》(第八卷)的第二章是“郵票工作陷于混亂局面”,介紹“文”字郵票的發行情況,為讀者揭開了很多“文”字郵票之謎。但是,其中有幾個問題仍然值得探討,筆者現分別予以說明,希望得到集郵同好的指教。以什么認定郵票的紀、特類別?該書說明:“按照郵政主部門在郵票發行文件上規定的郵票發行目的和郵票題材內容來劃分,‘文’字郵
2010-03-23 17:27:54 · 分類:集郵心情 · 閱讀 3135
《中國郵票史》第八卷出版后,澄清了以往有關“紀念毛主席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40周年”郵票的一些不實傳聞,如全套幾圖、各圖都是什么等。但對其最終未發行的原因卻因史據不足仍懸著(以下所引均自本卷)。 以前曾有人稱這種郵票印制后,恰逢發生“九一三”事件,林彪叛逃身亡而報廢。但檔案證明:郵電部軍管會生產指揮部是在1968年8月
2010-03-23 17:26:27 · 分類:集郵心情 · 閱讀 4317
關于《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設計和印制過程問題的研究,經歷了一個隨著事實真相逐漸顯露而不斷加深的過程;經歷了一個在討論中逐步強化正確認識的過程。 源起于“兩稿說”20世紀80年代集郵恢復以后,《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成為集郵界的重點研究對象。關于它的設計和印制過程,最早出現 的是“兩稿說”。1987年,曾在北京郵票廠工作
2010-03-19 18:32:23 · 分類:集郵心情 · 閱讀 2772
9月1日《中國集郵報》刊登劉春和的文章,對文1郵票第1枚的設計,提出與原照片有兩處不同的見解,這是十分正確的。但郵票與原照片相比,實際上還存在第三處不同。從1966年8月19日《人民日報》刊登的這幅毛主席向革命群眾招手大幅照片上可以看出,毛主席臂上佩戴的紅衛兵袖章,僅露出的一個“兵”字是很重的顏色,并非淺顏色的字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