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繁勿慌,事閑勿荒,有言必信,無欲則剛。
2017-05-13 00:13:41 · 分類:集郵心情 · 閱讀 3975
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先后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七十周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三套郵票中出現了風電的設計元素,這在新中國郵票發行史上還是第一次,說明風電在綠色能源中地位越來越高,作為最潔凈、污染最少的可再生能源,相信風電的身影還會在更多的“國家名片”郵票上展示。
2017-05-11 23:25:12 · 分類:集郵心情 · 閱讀 3767
普通集郵者手中預定的郵票不過幾套,即便是借用全家身份證,一二十套就已經到頭了。撕票的時候,提前進行折痕作業,按照折痕從裁紙刀小心翼翼地裁開,確保齒孔完整無損,還有帶上白手套的,防止汗漬,這些集郵者看來再正常不過的,在郵政蜀黍看來是完全不現實的。
2017-05-05 09:20:49 · 分類:集郵心情 · 閱讀 3021
連日來,很多郵友突然發現不少郵電所買不到小面額的普票,以0.1元和0.3普票為最,另外0.4元,0.6元,0.8元,1.0元,1.2元,2.0元等等各種面值的普票也不同程度缺少,很難在一個郵電所購買全。這其中尤以0.1元最甚,有郵友反映一連跑了多家郵電所都無法買到,報請計劃郵電所的工作人員也是盡量婉拒,推脫郵友們到別的郵電所購買。
2017-04-20 23:43:13 · 分類:集郵心情 · 閱讀 3003
我從1931年14歲時,開始與郵票結緣,可說“一見鐘情”,一晃度過了86個年頭。那年父親介紹我到上海五洲大藥房蚌埠分店習業,這是一家經營西藥的企業,分店很多,業務往來頻繁,并常常收到英、德、法、美、荷蘭和日本等國藥廠寄來的廣告或樣品,幾乎天天有信。我看到上面貼的郵票,花花綠綠,煞是好看,愛美之心,油然而生。
2017-04-18 23:45:18 · 分類:集郵心情 · 閱讀 5010
2017年前4個月已發行了8套郵票,欣賞之余,筆者發現,每套郵票從最初的郵票設計到最后的印制發行,都離不開一個“變”字,“變”的內容涉及郵票的圖稿、名稱、版式、防偽乃至設計思路等方方面面,而“變”的背后也透露出郵票發行部門的種種考量,這種現象頗值得解析一下。
2017-04-16 23:17:14 · 分類:集郵心情 · 閱讀 5007
曾幾何時小版張是郵票中的貴族,除非有幸能預定,否則只能高價購買。前幾年一個小版預定資格也被炒到1000多元,可見小版的魅力所在。眾所周知,小版沒有零售,全國各地郵局有套票小型張甚至小本票的零售,但就是沒有賣小版的。2014年網廳開始賣不多的幾款小版,鄧小平、教師節和諸葛亮,由于是第一次面值賣小版,供不應求,基本上都是秒殺,供貨量遠小于套票。
2017-04-15 23:37:33 · 分類:集郵心情 · 閱讀 4431
日前,中國郵政公布了2016年3月至6月紀特郵票發行量。中國郵政可能是自我感覺良好,殊不知,市場早已經選擇了用腳進行投票。去年,中國郵政集郵業務的表現,如同熊市,或者說中國郵政一手開啟了即將開始的漫漫熊市。看一下今年從2017-1郵票到2017-8郵票,除過2017-1丁酉年未加入打折票之外,其余的不同程度加入了打折票的行列,打折的力度和強度,范圍之廣可以用“爭先恐后”來形容。
2017-04-12 23:44:26 · 分類:集郵心情 · 閱讀 4335
著名教育家、文學家葉圣陶先生生前為集郵題了一首詩:“集郵豈只為閑遣,其意其趣良非淺。展冊萬象羅眼前,宛如臥游博物館。”葉老這首詩,言簡意賅地說出了集郵是一項十分有意義的活動,它不僅可以增強人們的愛國主義思想,陶冶人們美好的心靈,而且可以更好地促進青少年開展讀書活動。
2017-04-10 23:29:02 · 分類:集郵心情 · 閱讀 2699
我在臺灣訪問時,看了一本書,是著名鋼琴演奏家郎朗寫的《音樂可以改變世界》。我一口氣讀完,寫得真是太好了。既然音樂可以改變世界,難道集郵不可以改變世界嗎?這是我的看法,通過我在臺灣各地參加當地郵協的集郵活動和參觀當地的郵展,越來越使我認識到集郵完全可以改變世界。
2017-04-09 23:39:07 · 分類:集郵心情 · 閱讀 4091
四月的廈門,陽光明媚,空氣清新,葉子吐翠,花兒綻紅。在世界讀書日前夕,我閱讀了陜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會士,《中國集郵報》主任記者,國家級郵展評審員王宏偉2006年創作的集郵圖文作品匯集——《記錄集郵》一書。
2017-04-07 23:45:29 · 分類:集郵心情 · 閱讀 2414
《國內郵件處理規則》第142條規定:發現郵件上有脫落郵票痕跡,應當在郵件封面上加蓋“收到時郵票已脫落”戳記、日戳和經手人名章。如果有私揭郵票嫌疑的,應當向封發局繕發驗單,郵件隨驗單副份發投遞局。必要時可以索回原封皮,驗送封發局,憑此追究。
2017-04-05 23:12:20 · 分類:集郵心情 · 閱讀 4235
中國郵政每年發行二十多套紀念、特種郵票,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就是新郵發行量和套數、枚數不斷增大,新郵的使用壽命卻越來越短,短到只有一天時間。每到新郵發行首日,各個城市集郵柜臺都是人滿為患,尤其是城市中心郵局,因為有紀念戳加蓋,總是車水馬龍,甚至有不少集郵者天不亮就開始排隊,新聞媒體也是非常給力,對于新郵,尤其是生肖新郵、熱門新郵的發行進行重點集中報道。
2017-03-27 23:13:11 · 分類:集郵心情 · 閱讀 2505
今天,伴隨著通信手段的不斷日新月異,信函已經退居到次要地位。電話、短信、微信、QQ、視頻,各種各樣的通訊手段主導著人們的感情聯絡。這些高科技的通訊手段,對于傳統的書信而言,影響非常重要,很多小區因此取消了報箱,不少新建小區根本就沒有報箱這個裝置。取消報箱對于很多集郵者而言,苦不堪言。
2017-03-25 23:18:58 · 分類:集郵心情 · 閱讀 2027
郵票是郵政的靈魂標志,集郵更是中國郵政領先于各國郵政的郵文化金字品牌業務。中國集郵經過多年沉淀和累積,擁有了龐大的集郵愛好者群體資源,擁有了優質的郵票文化傳媒基礎,擁有了中國特有的二級實物交易市場及郵票電子盤交易市場等自然衍生平臺,擁有了獨一無二的郵票收藏投資生態圈。
2017-03-25 23:13:45 · 分類:集郵心情 · 閱讀 2757
集郵有點年頭了,實寄封也收集過一點,以前都是從網上買,看好了就下單,簡便快捷。后來嘗試著互寄,覺得可以節約成本,又能認識郵友,一舉多得。真的進去,發現不全是那么回事。怎么說呢?一言難盡。互寄首先要有一個好的心態,當成玩兒,千萬不要認真,更不能較真。
2017-03-25 23:06:03 · 分類:集郵心情 · 閱讀 2550
“猴年馬月”是一句成語,意為想辦的事遙遙無期。但成語典故收入這一詞語時,多未指明出處。在北方倒流行一句民間俗語——“何年嗎月”真是遙遙無期。想來“猴年馬月”是其演變而來的。猴年馬月每十二年出現一次,可說往事越千年,但引起生肖集郵者的關注,卻是從2015年起始。
2017-03-24 23:36:06 · 分類:集郵心情 · 閱讀 3098
喜歡寫作,更喜歡寫郵文,堅持寫郵文有幾個年頭了,沒有什么成就,更沒有什么名氣,專著更是一窮二白。就是圖一個樂字,自娛自樂罷了。這些年,寫過的郵文林林總總下來,大概一千多篇吧。我寫郵文,從來不為發表而寫作,不去專門針對郵報郵刊的需求去寫作,更不去點評新郵湊什么熱鬧或是添亂。我一般是根據自己的心情和愛好,想起來什么寫什么,談不上風格,更多的是一種業余愛好罷了。
2017-03-21 23:37:39 · 分類:集郵心情 · 閱讀 2954
2017年3月20日正值春分節氣,中國郵政發行《春夏秋冬》特種郵票1套4枚,圖案內容分別為“春燕剪柳”、“夏荷戲水”、“秋雞鳴穗”、“冬雪映梅”。至此,中國郵政已發行“四字”題材郵票6套,已然形成系列,并呈現出以下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