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號:2020-16
類型:T
發行時間:2020-07-11
中國郵政定于2020年7月11日發行《故宮博物院(二)》特種郵票1套4枚,小型張1枚。詳情如下:
志號:2020-16
圖序 圖名 面值
(4-1)T 金水橋 1.20元
(4-2)T 中和殿 1.20元
(4-3)T 乾清宮 1.50元
(4-4)T 千秋亭 1.50元
小型張 故宮博物院平面示意圖 6元
郵票規格:50毫米×30毫米
齒孔度數:13度
整張枚數:版式一 12枚、版式二 8枚(2套)
整張規格:版式一 180毫米×160毫米、版式二 180毫米×155毫米
小型張郵票規格:66毫米×106毫米
小型張外形規格:96毫米×150毫米
小型張齒孔度數:13.5度
版別:郵票 膠雕套印、小型張 影寫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防偽油墨、異形齒孔、熒光噴碼
郵票設計者:閻炳武、馮輝
小型張設計者:王虎鳴
版式二邊飾設計者:夏競秋
郵票雕刻者:閻炳武、劉博
小型張資料提供:故宮博物院
責任編輯:干止戈
印制廠:北京郵票廠
計劃發行數量:套票 880萬套、版式二 110萬版、小型張 650萬枚
出售辦法:自發行之日起,在全國指定郵政網點、集郵網廳、中國郵政手機客戶端和中國郵政微郵局集郵微信商城出售,出售期限6個月。
另:《天文現象》特種郵票計劃發行數量為830萬套。
背景資料
中國郵政定于2020年7月11日發行《故宮博物院(二)》特種郵票一套4枚,小型張1枚。全套郵票面值為11.40元。其中郵票計劃發行量880萬套,版式二計劃發行量110萬版,小型張計劃發行量650萬枚。
北京故宮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不僅擁有絕無僅有的獨特藏品,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宮殿建筑群;它不僅是明清皇室珍寶的巨大寶庫,也是記載明清宮廷歷史的鮮活檔案。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又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這是全社會的一件文化盛事。故宮博物院將在“大慶之年”通過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突出故宮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匠心呵護遺產,以文化滋養社會,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2020年,中國郵政發行《故宮博物院(二)》特種郵票一套4枚,小型張1枚。郵票圖案名稱分別為:金水橋、中和殿、乾清宮、千秋亭,小型張圖案為故宮博物院平面示意圖。
金水橋始建于明永樂年間,初為木橋,景泰三年(1452年)換成石橋,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再度修繕,此后雖幾經修整,但整體建筑格局沒有改變。中和殿于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曾歷經三次火災,現存為明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重建,殿初名華蓋殿,后改中極殿,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始稱中和殿。每逢皇帝在太和殿舉行典禮前,先在此休息,接受官員的跪拜禮。每年春季祭先農壇,也先在這里閱視祭文。祭祀地壇、太廟、社稷壇的祝版,也在此閱視。乾清宮,內廷后三宮之一,始建于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清兩代曾因數次被焚毀而重建,現有建筑為清代嘉慶三年(1798年)所建;乾清宮為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座落在單層漢白玉石臺基之上,連廊面闊9間,進深5間,建筑面積1400平方米。千秋亭,位于御花園內澄瑞亭以南,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由一座方亭各面出抱廈形成,亭內天花板繪雙鳳,藻井內置貼金雕盤龍,口銜寶珠,亭子色彩絢麗,造型精美,與萬春亭并稱為宮中亭子之最。
故宮多次搬上過郵票,所以這次設計中選取了未曾出現過的標志性建筑,同時結合了春夏秋冬自然季節的特色景致,體現了故宮的莊嚴、神秘、大氣、輝煌。故宮平面示意圖也是首次被郵票選用,細膩、完整地呈現了故宮恢弘的建筑布局。
該套郵票由閻炳武、馮輝設計,小型張由王虎鳴設計,版式二邊飾由夏競秋設計,在印制上使用了無色油墨等工藝。該套郵票由北京郵票廠采用膠雕套印(郵票),影寫(小型張)工藝印制。
為更加豐富地呈現《故宮博物院(二)》郵票,中國郵政在紙質郵票的基礎上,將通過“中國集郵郵票百科”微信小程序拍照掃一掃同步發布數字化內容。
查看更多2020年郵票目錄